本报讯 近年来,南谯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2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土地治理项目44个,建成高标准农田40.4万亩,为乡村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建立“一地一项一踏勘”机制,现场踏勘项目区,集中交流、解疑、指导,不断优化水源保障、灌排渠道、土壤改良、设计、施工组织等。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管控,开工前,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项目原材料取样检测,源头管控工程质量;施工中,组织人员对工程开展现场互查并组织“回头看”;完工后,健全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提高工程使用效益和使用年限。
高标准实施项目管护。画好高标农田“一张图”,按照高标准农田项目管理要求做好上图入库工作,全区2019-2021年11个新建项目全部录入全国农田建设检测监管平台。建好管护责任“一张网”,结合小水库管护,引入高标准农田保险,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原则,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
高效率发挥项目示范。夯实粮食安全“藏粮于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增加防灾减灾能力,粮食产出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全区2019-2021年新建成高标准农田7万亩,据测算亩均粮食产能提高超5%,年均增产粮食约350万斤。此外,高标准农田土地集中连片,灌溉保证率在85%以上,田间通达率达95%,为扩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全程机械化提供了作业基础。 (杨读俊 阮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