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17日
第A08版:健康滁州·公告

优质服务“沉到底” 群众就医“不跑路”

——我市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侧记

张兵建

病有所医,是群众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

近年来,尤其是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我市紧紧盯住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这个关键,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提升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项项贴近民心、便民利民的举措,让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截至2021年底,全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基层诊疗量占比63.70%,医共体内开展外科手术乡镇卫生院占比84.78%,较2020年提高1.4个百分点,有效纾解基层群众“看病难”难题,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满意度达95%以上。

高位推进,着力打造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

我市成立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委员会,由市长任组长,明确一名副市长分管“三医”工作。建立“三医联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由市长牵头召开医改委会议,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政府办医、部门落实、医院主体“三级责任体系”,将基层卫生民生工作列入各县(市、区)政府目标绩效综合考核。

同时,先后印发了《滁州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基层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实施意见》和《“优质服务基层行”暨基层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方案》,为全面推进基层民生工程,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开展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为此,我市先后投入2165万元,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新建或改扩建,利用医改资金1.23亿元,重点支持医共体改革创新、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学科建设;投入8000余万元用于优化医共体内信息化和全民健康平台建设,已建立电子病例12216万件次,录入电子健康档案239万份。

齐头并进,着力提升乡村医疗服务体系

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是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重点。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供更高品质、更加满意的卫生健康服务,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医疗水平稳步提升。

积极强化县级医疗救治。持续加强县、乡、村三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融入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全市公立医院签订各种合作协议65个,县域内就诊率达86.8%。全市13个县级公立医院执业登记三级医院3所、设置批准三级医院4所、验收通过胸痛中心4个和卒中中心6个、组建市级质控中心47个。整合区域内院前急救资源,由120指挥调度中心实施统一调度。群众就医投诉量较2019年下降8.9个百分点、住院患者满意度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门诊患者满意度同比提高9.7个百分点。

同时,积极依托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对基层医疗机构分类指导,全市20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达141万人、占34.06%,重点人群签约人数149万人次,签约率达87.08%。全市基层能够提供4类和6类中医药服务实现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把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纳入政府民生工程项目,按照4:3:3的比例,通过三年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0%达标。统一为每个村卫生室配备健康一体机、电脑、电子血压仪、紫外线消毒车及中医药诊疗设备等,群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

创新机制,着力稳固乡村医疗卫生队伍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离不开基层医疗人才队伍的建设。近年来,我市全面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构建医防融合机制。由县级医共体牵头医院与3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94个乡镇卫生院,组成“2+3+X”的医防融合利益共同体,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工作新机制,推动医共体医务人员自觉参与公共卫生工作。

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开展“县管乡用”人才招聘和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先后招聘专业人才54名,农村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40名。利用编制周转池,完善“县招乡用”“乡聘村用”等人才下沉制度,2021年以来,医共体和医联体牵头医院累计派驻到基层271人,帮助基层卫生院设立特色专科,40余个乡镇卫生院到医共体牵头医院进修191人,村卫生室接受培训2463人。

完善乡村医生活保障机制。全面推行“按季预拨、打卡发放、考核结算”模式,及时兑现基本药物零差率等补助,由医共体牵头医院直接拨付至村级卫生室账户,并按照6000元-10000元/年标准给予村卫生室经费补助。在全省率先将在岗村医纳入养老保险保障范围,目前共为全市在岗村医购买养老保险、医疗责任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约1343万元。按时足额发放到龄退出村医生活补助,共发放补助资金1963万元。

2022-02-17 ——我市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侧记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60593.html 1 3 优质服务“沉到底” 群众就医“不跑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