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07日
第A03版:副刊

教育孩子是一种修行

□作者:周 礼

有人说,孩子的一天几乎都是在父母的催促下度过。天刚亮,热心的妈妈就在床边不断地催促:“乖孩子,快起床了,别耽误了上学的时间。”孩子端着一杯牛奶,慢条斯理地吃着,妈妈在一旁焦急地说:“你要什么时候才能喝完呀?别的孩子都走了!”孩子刚回到家,妈妈就迫不急待地说:“赶紧写作业去!做完了还有别的事情。”

记得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最爱说的话是:慢慢吃,别噎着了。别跑太快,小心摔着。别着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家长变得急躁起来,高效率,快成长,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于是,每天像监督犯人一样监督着孩子。

细心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磨洋工”的习惯,半天起不了床,半天穿不好衣服,半天出不了门……本来十分钟就能完成的事,他偏要花二十分钟;写着、写着作业,他又玩起了橡皮。面对孩子的这些行为,父母只能无奈地催促,催孩子快点起床,催孩子快点吃饭,催孩子快点完成作业,催孩子早点睡觉……

家长不能理解孩子的慢腾腾,孩子同样不能理解家长的急匆匆,父母的催促不但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还会在无形中增加孩子的压力,时间长了,孩子还会厌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你让我快点,我偏要慢点。另外,无休止地催促,还容易把孩子的责任转嫁到家长的身上,这便是所谓的“皇帝不急太监急”。像吃饭、穿衣、上学这类事本来就是孩子应该做的事,用不着家长提醒,如果家长盯得太紧,孩子反而觉得这是家长的事,迟到了,怪你没喊他,作业出了错,怪你没检查。

许多家长不能接受孩子做事磨蹭,不专心,而事实上,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贪玩就不叫孩子了。研究表明,孩子不能长时间做同一件事,1-5岁的孩子,最多只能坚持5-15分钟,而10-12岁的孩子,最多只能坚持20-25分钟,并且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一只掠过窗棂的小鸟,都可能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通常情况下,孩子喜欢把一项任务分成若干小段,做一会儿,玩一会儿,玩一会儿,再做一会儿。

“磨洋工”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共同特点,父母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像催命一般地催促孩子。很多事情,我们不能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而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个性特点、成长趋势,这样你就能理解孩子诸多“不合时宜”的行为了。因此,当你发现孩子“磨洋工”时,千万不要随便指责或呵斥,要多给他们一点时间,多给他们一点空间。

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是一种修行,急是急不来的,你只能慢慢等待,就像等待春暖花开一样。

2022-02-07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59709.html 1 3 教育孩子是一种修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