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01日
第A03版:副刊

儿时过年

□曹玉飞

每逢佳节倍思亲。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愈发思念远在天国的父母!儿时过年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回忆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真是有甜也有泪!

年景好的时候,进入腊月二十,父母就开始忙活了:磨小麦面、磨糯米面、磨豆腐,蒸馒头、蒸包子……由于那时还没有加工的机械设备,磨这三样食材都是人工完成的,这可都是苦差事,每样食材都要磨上半天。无论是磨小麦面还是糯米面,母亲事先都要用水把它淘洗干净,小麦要彻底晒干,不然石磨拉得特费劲,且出面率低;糯米正好相反,晒得半干不潮反而好磨,磨好面粉后再彻底晒干。

磨豆腐一般是在小年之后,“二十五,磨豆腐”,黄豆淘洗好之后要放在水里浸泡,如果时间紧,可以放一点热水泡,时间不紧就用冷水泡。这可是个技术活,“火候”要掌握好,既不能泡过了,也不能泡得不到位,无论是那种情况都会影响豆腐的质量和数量。

磨豆腐时,通常是我和父亲拉磨,母亲在石磨前左手掌磨杆、右手用勺子往磨眼里放豆子和水,豆子一次只能放三五粒,这样磨出来的豆腐细且出豆腐率高,就是费工夫,不然人们会说“世上三样苦,推车、撑船、磨豆腐”了吗?豆子磨好之后,还要刹沫、吊浆、烧浆、点卤、压豆腐,所以豆腐要两三个人忙活一整天。虽然忙,但心里快乐啊!

豆腐磨好后,就可以蒸馒头、蒸包子了。因我们家的包子馅通常是放豆腐丁的,外加粉丝和青菜萝卜,若那一年家里腌咸肉的话,母亲通常还会斩一些咸肉丁子放里面,那可是人间美味了!在我的印象中,儿时过年从来就没有吃过鲜肉包子!

腊月二十四这一天,若天气晴好,要把家里能搬动的家伙什统统搬到室外,动不了的用破席子盖上,然后戴上草帽,用长竹竿绑上竹枝把屋顶、墙面统统打扫一遍,俗称“掸尘”。这天晚上,母亲通常会煮糯米饭,先盛一碗放在灶柜上敬“灶神”,然后全家人才可以吃。

若那一年我们家畜财运好、杀了过年猪,大年三十早晨,父亲会早早起来把咸猪头煮好,然后用大瓷盆捧到土地庙去,俗称“上土地庙”。上土地庙有“抢先”之说,所以有的人家,往往大年三十公鸡一叫,就捧着自家的猪头去敬土地公公土地奶奶了。当然了,大年三十的早餐桌上肯定是少不掉一碗猪头肉的,名曰“抢肥”。

大年三十中午,肯定是要祭祖的。母亲会准备鱼、肉、千张、豆腐四样菜,午饭前,父亲先把这四样菜端到大桌上摆放好,外加两碗中间插着筷子的馒头型的米饭,点燃佛柜上的香烛,然后烧纸钱、叩拜,接着全家老小依次跪拜,跪拜之后把桌上的饭菜端回厨房热一下,全家人才能吃。

春联要在大年三十下午太阳落山前贴好,贴春联前要把晒在外面的衣物、家伙什统统收进屋,水缸里装满水,寓意“水满缸,粮满仓”,而且还要把家中的鸡、鸭、猪等牲畜都要喂饱了。春联贴好后,家里洗菜、涮锅的水就不能往外倒了,要倒在猪食缸里,名曰“聚财”。

那时的春联都是手写的,难得的是我们家族有一位“大书法家”,叔伯哥玉宝兄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还颇有点名气。每年写春联,我都是不错的帮手,不仅知道上下联,还知道“水火平安”贴灶柜上、“血财兴旺”贴在猪圈门上、“六畜兴旺”贴鸡舍门上、“开门大吉”贴大门边框上……可千万不能贴错了,否则要闹笑话!

三十晚上的年夜饭肯定是少不了的,无论年景如何,母亲都会把家中最好的食物拿出来,做一桌“丰盛”而可口的饭菜。晚饭后,母亲还会让我们出去看看三十晚上的天空,说这样来年就不会害眼睛了,还告诉我们天空亮的地方来年一定是好年景。

大年初一早晨起来开门,是有讲究的!首先要穿戴整齐、洗漱干净,再轻轻地把门栓拔开,一只手抓着一边的门框,然后迅捷地把门打开,紧接着点燃准备好的鞭炮。这个大年初一的开门鞭炮也很有讲究,不仅要炸得响、炸得脆、炸得纸屑满天飞,还要“一挂到底”,就是中间千万不能熄火,不能炸断!那个炮也是越响越好,千万不能是哑炮。

大年初一早上放鞭炮也有“抢先”之说,大年初一凌晨公鸡一叫,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放鞭炮,放的鞭炮一家比一家响、一家比一家多,图的是吉利,放的是心情。现在为了环保,很多地方都禁放了,那种热闹场面也就没有了!

大年初一早饭后,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穿着妈妈亲手做的新布鞋去长辈家拜年,由于我们家族较大,外加母亲的表亲都在同一村,加起来有一二十户,够我们跑一上午的。到了长辈家喊上一声,总会有一把瓜子、花生,或几粒糖果、几片雪花糕作为“回报”。一上午跑下来,小口袋那是鼓鼓的,够享用几天呢!在那个年代,这些可都是平时见不着的奢侈品啊!

日子是过出来的,年味是忙出来的,是用汗水换来的,所以人们在过年时才倍感幸福、格外珍惜!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物质生活丰富了,年轻人不忙了,孩子们不稀罕了,儿时过年的乐趣也少了很多!

2022-02-01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59685.html 1 3 儿时过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