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18日
第A01版:要闻

改革破题,激活滁州发展澎湃动能

——2021年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新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扭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奋力争当深化改革的先行者、创新发展的排头兵。”2021年5月6日,在六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许继伟对全市深化改革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安排。

时间,是最好的记录者。

回望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聚焦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关键环节、百姓关切的重点领域,找准切入点,破除体制性障碍、打通机制性梗阻,不断把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向纵深推进。随着一大批改革事项落地见效,一些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为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提供了充沛的改革动能。

激发乡村活力

作为农业大市的滁州,在乡村振兴中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始终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

2021年,我市聚焦农村综合改革,坚持以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和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推动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通过改革盘活土地资源、培育乡村人才、吸引资本下乡,切实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成立市农村宅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建立“市联县、县包镇、镇包村”三级领导联系包保制度,并在摸清全市农村宅基地底数基础上,加快确权颁证。

制定《滁州市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暂行办法》,进一步落实村集体经济组织行使规划、分配、处分和增值收益分配等所有权。制定《宅基地农户资格权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全面开展资格认定,落实农户资格权。目前,全市认定宅基地资格权85.4万户。

陆续制定《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整市试点扩面提升指导意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等政策,积极推进宅基地流转、有偿使用、自愿有偿退出和入市,着力盘活使用权。全市流转宅基地2457宗、有偿退出3885宗、有偿使用1192宗,入市交易7宗、214.81亩。

盘活闲置资源,让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充分释放,让沉睡资产变成农民增收活水。

我市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各地探索盘活资源、资产,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去年全市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已达175个,占比16.9%。

管好田、建好田、种好田、护好田、盘活田。

归纳总结定远县工作经验,在全省率先开展“田长制”,切实保护好每一块耕地。截止2021年12月15日,市本级、8个县(市、区)、110个乡(镇)和1101个村全部制定了田长制工作方案。在滁州,每一块耕地都有了守护人。

创优营商环境

企业如鱼,环境似水。

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连跨2000亿元、3000亿元大台阶,站稳安徽省第三,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城市行列。归根溯源,得益于全力招商引资,聚力招才引智。但企业引进来、留下来,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作为支撑。

一年来,我市聚焦抓住关键领域、打通关节、疏通堵点,不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持续创优营商环境,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市深入开展“双对标”活动,持续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全力打造智能化审批服务平台。持续开展对标苏州等沪苏浙先进地区学习活动,打造线上专栏和线下专窗办事双通道,开展第9轮行政审批服务流程再造,打造一站式全方位的综合办事服务平台。

持续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大幅压减办事流程,降低办事成本。全市11.04万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审批环节从2.86个减少到2.15个;审批服务效率从4.2天减少到2.56天。市、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全部建成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在全省率先开展“证照注销联办”试点,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为20天。

进一步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我市成立2个调研组,深入近70个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公共企事业单位、1215户企业,采取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进行调研,共收集梳理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和成效371条、问题近300条,同步开展“我为立法建一言”“我为立法献一策”“人大代表评议条例”“企业家立法顾问改条例”等活动。在此基础上,出台全省第一个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滁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法治层面为各类市场主体活动提供“硬核”护航,彰显我市坚定不移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的坚定决心。

以“一体化”的服务推动“一体化”发展。

我市持续做优“一网通办”平台。编制市县乡村四级实施清单共11.3万个,实现17个市级系统、6个县级系统与“皖事通办”平台对接。不断扩大长三角“一网通办”覆盖面。设置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专区,实现65项服务事项网上通办;设立长三角“一网通办”线下专窗,发布64项服务事项清单;推进宁滁“政务服务”同城化,确定63项跨省通办事项。积极探索点对点“跨省通办”。8个县(市、区)分别与苏浙9个县(市、区)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共公布1968项“跨省通办”事项清单。

增进民生福祉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我市工作不变的奋斗目标。

2021年,我市以“改革”破题,用心用情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努力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不断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有盼头、有甜头。

学生放学早、家长下班晚,“四点半”难题如何破解?

2021年,全面推开滁城中小学课后服务改革。滁城共有60893名中小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占在校学生数的92.15%,做到所有小学、初中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家长满意率达到98%。

中小学课后服务以手球、篮球、科学、手工、绘画、心理健康辅导等为特色,部分学校组成了校级兴趣小组,如校足球队、合唱团、韵律健美操、写生小组等。在滁州二小,“课后服务”设立了口语表达、花棍、笛子、围棋、武术等30多种社团课程,校内140多位老师全员参与,还聘请了老艺术家等校外辅导教师16人。

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也让学生视野更广阔、知识更广博,为将来成才打下坚实基础。贴心的“课后服务”更让孩子放学有了好去处,有效缓解了很多家庭“放学即放羊”或送各种培训班的现象。

随着驾驶人数量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增长,道路交通安全重要性与日俱增,如何有效破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警力不足问题?

去年以来,我市全面推开农村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市公安局印发“全市农村公安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对改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实施常态调度工作,并把这项改革纳入县级公安机关绩效考核。

各地深入探索“队所合一”“联勤联动”“合署办公”“业务托办”等管理模式,着力推动警力、业务、管理“三融合”。全市94个农村派出所全部开展改革,并重点开展宣传教育、隐患排查、事故处置、便民服务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暨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工作会议、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培训会、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培训会等一批会议在我市召开;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对我市宅改工作、“田长制”改革等一批亮点改革予以宣传报道……一个又一个经验做法从滁州产生,相关措施正向全省、全国推广。深化改革,已成为推动滁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2022-01-18 全媒体记者张开兴 ——2021年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58599.html 1 3 改革破题,激活滁州发展澎湃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