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远星
一
飞向神奇而又美丽的太空,一直是人类古老而又年轻的梦想。
灿烂的星光、深邃的夜空、皎洁的月轮,一直吸引着人类好奇和探索的目光。他们一直渴望飞天,去看一看多姿多彩的星座,去聆听那美妙动人的“仙音”,去浩瀚的银河漂游、放歌,去美轮美奂的“月宫”翩翩起舞……但地球强大的引力一直束缚着人类的双脚,他们甚至不能像鸟儿一样拥有翅膀,不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不能“背负青天朝下看”。从生到死,人类的祖先都没有离开过地球,又把它作为自己最后的归宿,而飞天的梦仍在一代代做下去!
远古的人们渴望飞翔、渴望速度、渴望追赶太阳,于是便有了夸父追日的神话传说。还有我国流传极广、家喻户晓的神话嫦娥奔月。民间是生长五彩缤纷的童话的沃土,不仅东方如此,西方也毫不逊色,并且同样源远流长,令人神往。古希腊关于爱琴海的那个传说,便是生动的例子:工匠第达罗斯因为冒犯了国王克里特,被软禁在一个孤零零的小岛上。求生意识人皆有之,第达罗斯想早一点逃离孤岛,他多么渴望回故乡雅典同亲人相聚!于是他开始搜集岛上所有的鸟类羽毛,编织成两对大翅膀。他的儿子爱琴和父亲一起忙活着,他们把翅膀用蜡粘在各自的双肩上。父子俩的意图很明显,想飞越大海。结果他们如愿以偿地飞到空中,父亲归心似箭一路飞回故乡,儿子爱琴却越飞越高。这位年轻人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了,他一直向高空飞去飞到太阳身旁,却不幸被太阳熔化成了蜡烛,坠入海中死去。为了纪念这位飞天的勇士,后人将他葬身的大海取名为“爱琴海”。
二
“飞天”史诗的第一页是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写下的。人类进军太空的道路上,中国古代的火箭起到伟大的启蒙作用。国际航天界公认的人类航天鼻祖,是中国明朝的万虎,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企图乘火箭飞天的人。万户首先用木料制作了一个“蛇形飞车”,又制作了两个大风筝,并把风筝固定在他的飞车上。按照预想,他在飞车尾部绑上47只当时最大的火箭筒。万户的举动吸引来黑压压的人群,人们既好奇又兴奋。当一切准备就绪后,万户手持两只巨大的风筝坐在他的飞车上,发出洪亮的号令,手持火把的随从们同时点燃了47支火箭。尾部喷火的火箭筒发出巨响,推动蛇形飞车载着万户冲天而上!“试验场”上人声鼎沸,欢呼雀跃。突然,半空中的火光消失,一边的风筝随风飞脱,飞车摇晃起来,万户的身体倒转下来向地面摔去……
为纪念这位世界上第一个用火箭作动力的中国飞天勇士,500年后,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人类千年的飞天之梦终于成真。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首次环绕地球轨道飞行108分钟后安全归来。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月成功……
人类挺进太空的历程中,取得了一项又一项辉煌的成就,也有过一次次失败的记录。1986年美国“挑战号”航天飞机的爆炸,7名宇航员的罹难……但人类百折不挠,善于从牺牲中总结教训并不断前行。
三
创造了灿烂古代文明的中华民族,新世纪以来航天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2003年10月15日,乘坐“神舟”5号飞船的宇航员杨利伟,经过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之旅,在内蒙古草原上成功着陆,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使中国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世界上载人航天成功的第三个国家。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2021年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前往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计划驻留三个月,已圆满完成任务,2021年9月17日“神十二”顺利返回地球。海外专家和媒体盛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这一里程碑式进展,认为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国际太空合作的新平台……
我国的航天事业高速发展,未来需要更多人才,而人才来自于教育。教育要让青少年学生怀揣人生梦想前行。梦想与创新创造相连,与激情和诗意相连,我渴望所有的青少年学生都能够在梦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梦想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也是全人类的希望所在。
梦想付诸于行动,才有可能在现实的枝头结果。
追溯人类太空探险的足迹,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梦想一定会实现,全人类的梦想一定会实现。让梦想的翅膀高高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