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12日
第A03版:副刊

盛世丰年 寿星倍增

——“数”说滁州百岁老人

○朱世宽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个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里,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喜事,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岁末,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2021年国内十大新闻》中,“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就跻身其中。也许是职业爱好使然,此条新闻骤然引起我浓厚的兴趣,并勾起我对20年前曾参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一段往事回忆。

2000年,刚刚办完退休手续的我,应原工作单位的“返聘”,参与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五普”,以下类同)工作,在市人普办从事文秘工作三年期间,接触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和数字信息。

当时,或许是自己已步入老年人行列的缘故,使我对老年人口的信息格外关注,特别是对百岁老人的资料更感兴趣,并曾撰写数篇相关的统计分析报告及新闻报道,发表于省、市报刊。

二十年过去,新篇章翻开。2020年,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出于对统计工作的热爱,如今的我虽已退休20余年,但对人口普查工作的关注依然如故,对百岁老人状况的兴趣仍不减当年。于是,我便萌生再写一篇相关文字的想法,让更多的人了解滁州百岁老人的状况,进而关注滁州百岁老人,走近滁州百岁老人。

在市统计部门有关同志的帮助下,我获得了“七普”的相关数据,为草就此文奠定了基础。现将我市百岁老人基本状况与大家分享。

根据“七普”调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普查标准时点),我市百岁老人达335位,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万分之5.26。

通过对普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我市百岁老人状况呈现出如下四个特点:

一是百岁老人显著增加。1982年“三普”时(首次有百岁老人调查记录),我市百岁老人仅有7位;1990年“四普”时,增至22位;2000年“五普”时,增至48位;2010年“六普”时,增至81位;2020年“七普”时,增至335位,比2010年增加254位(增长3.14倍)。可见,我市百岁老人呈持续上升态势,特别是近10年来步伐加快,寿星倍增,从而实现了历次人口普查周期间百岁老人总量由个位数到两位数、三位数的历史性跨越。同时,百岁老人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也呈上升态势。即“三普”时为万分之0.57,“四普”时为万分之1.08,“五普”时为万分之1.55,“六普”时为万分之1.91,“七普”时则上升至万分之5.26(比“六普”时提高3.35个万分点)。这就是说,“七普”时的滁州,每一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就有五位百岁老寿星。

二是性别结构男少女多。全市百岁老人中男性72位,占总数的21.49%;女性263位,占总数的78.51%。百岁老人男女性别比为1:4.65,难怪有人调侃道,百岁老寿星也是“阴盛阳衰”。

三是地域分布南少北多。全市百岁老人按地域分布,北部传统的“定凤嘉”地区三县市共有百岁老人178位,占全市总数的53.13%,占据我市百岁老人的“半壁江山”;南部的七县市区共有百岁老人157位,占全市总数的46.87%。按县市区划分,拥有百岁老人最多的是定远县(82位,占全市百岁老人的24.48%),其次是凤阳县(60位)、全椒县(40位)、明光市(36位),最少的是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位)。全市百岁老人最高年龄121岁(女性),身居南谯区。

四是城乡分布城少乡多。全市百岁老人按城乡分布,落户于城市的共49位,占总数的14.63%;落户于农村乡镇的共286位,占总数的85.37%。可见,老年人远离喧嚣闹市,融入田园生活,对健康长寿是大有裨益的。

熟悉人口统计学的朋友大概都知道,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亦称“人口平均寿命”)指标,是人口分析和人口预测的重要依据。国际上通常把它作为衡量—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态环境、居民生活质量及医疗卫生条件等对人口寿命影响的综合分析的重要指标。

俗话说,历史是一面镜子。我国各个历史时期人口平均寿命数据,无不折射出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人口平均寿命,夏商汉唐代仅18~27岁,宋元明清代为30~33岁,民国时期为35岁。显然,那时候我国百岁老人只能出现在一些神话小说里头。而新中国成立之后,情况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成功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建设全面小康,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成为宜业、宜居、宜游、宜学的全球最安全的地方。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人民至上、关爱老人的理念,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治体系和制度框架,完善多层次相补充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多形式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多门类相协调的健康支撑体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全方位的必要保障,让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普遍提升,享受着安居乐业、颐养天年的美好幸福生活。

因此,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也由1949年的35岁,陆续增至1957年的57岁、1981年的68岁、2000年的71岁、2010年的75岁、2019年(2020年“七普”时未发布该数据)的77岁。从而预示着人口平均寿命的不断提高,将成为百岁老人持续增长的必然结果。

也正因此,我市百岁老人便随之涌现,并持续增长。纵观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周期间我市百岁老人的增长状况,便可以明显看出,百岁老人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是高度相关、紧密同步的。据相关资料显示,全市百岁老人,自1990年“四普”到2000年“五普”、2010年“六普”,每个周期的增加人数均为两位数,增长幅度都在1倍上下,而到2020年“七普”时,则出现“井喷式”增长,比“六普”时猛增254位,增长3.14倍。同时,“六普”至“七普”的十年间,我市百岁老人的快速增长,也打破了保持几十年的增量两位数、增幅1倍上下的历史记录,成为我市人口普查史中百岁老人增量最多、增幅最大的一个周期。真可谓“盛世丰年,寿星倍增”。

寿星大增,未来可期。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滁州社会经济将加快发展,生态环境、生活条件将不断改善,医疗保障、养老机制将日趋完善,“敬老、爱老、助老、惠老”的社会氛围将普遍形成,未来滁州百岁老人必将越来越多、晚年生活必将越来越幸福。

文行至此,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一名“退役不退色”的退伍老兵,又重返前线,投入一场新的战斗;自己就是一条“无需扬鞭自奋蹄”的卸套老牛,又再度归田,进行一次新的耕耘。我心中不禁泛起一个“过八奔九”的老统计工作者独特的阵阵激情与满满自豪。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激情,这是一种历久弥新的自豪。因为看似枯燥乏味,实则闪闪发光的统计数字,见证了滁州百岁老人的持续增长,而令我深爱的统计事业恰恰使这种见证在我的指尖跳动下,展现出其有为的功能与无穷的魅力。

2022-01-12 ——“数”说滁州百岁老人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58320.html 1 3 盛世丰年 寿星倍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