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01日
第A02版:综合新闻

我市有序推进“包容普惠创新”工作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喻 松)2021年,我市通过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人才流动,建立开放包容性市场环境,完善交通、文化、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完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积极推动“包容普惠创新”,持续优化全市营商环境。

定期专班调度,强化责任协同。充分发挥工作专班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定期调度作用,联合各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双对标”活动,紧盯时间、环节、材料、收费等核心要素,梳理细化各项指标任务,及时研究分析,总结典型案例,逐条逐项细化推进落实,集中精力补短板、强弱项,着力缩短指标差距,全力突破优化营商环境壁垒。

完善工作机制,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坚持人才强市战略,实施招才引智“十大举措”,健全“智汇滁州”人才政策,推进人才工作“四大工程”,广泛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和人才项目。坚持“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四融模式”,构建重大科研成果全链条转化机制,助力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坚持平台思维,深化与大学大院大所合作,积极参与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加快滁州高教科创城、原创科技城等创新平台建设,推动苏滁高新区和滁州高新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

持续扩大开放,推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我市优势产业作用,深度参与对外合作,鼓励重点外贸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民营企业出口贸易,保持外贸进出口平稳增长。聚焦八大产业链特别是光伏产业,扎实做好“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工作,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全力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聚力服务提升,增强群众获得感。加强民生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谋划,着力抓好在文化、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统筹配置公共服务资源,补齐社会服务领域短板弱项,推动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和健康发展。

2022-01-01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57764.html 1 3 我市有序推进“包容普惠创新”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