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兰
今年是安徽省滁州中学百岁生日。滁州中学是培养千千万万学子的知识摇篮,滁州百姓称之为“一中”。
一中是我的母校,更是我的父亲和一代代一中老师们奋斗一生的一中。父亲徐竞高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投入到教育工作中。1959年,组织上任命他担任一中教务处主任。
一中初建校址在滁州城西边的最高处,校门上方是醒目的大字“安徽省滁县第一中学”。学校的西边是波光粼粼的城西水库,现更名为西涧湖。遥看西南,绵延起伏的山脉与秀丽的琅琊山相连,校园内占地面积很大,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已有一座古老的两层教学楼,十几排青瓦房,偌大面积的绿草茵茵的操场在学校的北边。那时,学校有初中部、高中部,共六届、十二个班,学校教学的侧重点放在高中部,高中部学生是通过统一考试选拔来的。
身为教务主任的父亲,主动担任高中部的语文、政治科目任课老师。他治学严谨,常常备课到深夜。他关心国家大事,紧跟党的政策,着眼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反复理解分析政治考卷。语文试卷中的作文在考卷中占的份量较重,父亲会选出近年出现的作文题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父亲用洪亮的声音,循循善诱地告诉学生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刻苦学习,方能受益一生。
作为主抓教学质量的负责人,父亲和所有教师同心协力。他经常抽查各科任课老师的备课笔记,深入课堂,倾听老师讲课,和老师一起分析优缺点。他们不仅要求自己上好每一堂课,而且重视课后学生们一对一的辅导。那时候高中每届就两个班,一百多名学生,老师对每位学生都倾注了深深的关注。在1965年前13年的高考中,学校本科升学率,有八年在80%以上。
1966年,父亲离开了一中。
1968年,一中老三届初、高中学生纷纷奔赴广阔的农村,接受再教育。他们虽然失去了高考的机会,但母校老师培养了他们认真刻苦的学习习惯,影响他们一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是各条战线的精英骨干。
1978年,父亲回到一中,继续担任教务处主任,他那时已年过半百,动过几次大手术。可是父亲每天都辛勤地工作着。每日清晨六时,他准时到每一间学生宿舍门口,叫醒同学们起来,锻炼身体。入夜十点,他又打着手电,走到每一间宿舍门口,督促学生们熄灯休息。无论刮风下雨,寒冬酷署,从不间断。这时候的一中高中部已经是三个年级,每届四个班。他到滁州市各县中学,审查考生档案,把优秀的学生招进一中。天长有一位水上渔民的儿子,叫叶胡屹,家里姐妹六七个,家境贫困。他中考成绩优秀,可他中考志愿都是中专。父亲到他家,承诺高中三年免学费,并有助学金。为了给他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把家中紧张的住房腾出一间,供他学习生活。后来胡屹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
在1978年恢复高考以后,一中的领导和老师们团结一致,认真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涌现了许多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都有名的优秀教师。一中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录取率也是全省领先。滁州一中深入人心,在一中学习过的学子们常念师恩,常回母校看望。他们中有许多人成为国家科技前沿的工作者、各级领导人物。我的父亲也常常收到来自祖国各地学子们的慰问信,句句感人肺腑,父亲反复阅读,感动得流泪。
在这里,我摘录一段来自南京一所大医院主任医师的回忆:“母校百年华诞,让我再次想起他——一位让我深深怀念的可亲可爱的年级徐主任。每天早上起床去操场早操,在操场的一个拐角,总能看见一个略有驼背的老人,看着我们,和我们一起风雨无阻。在我学习中遇到困难,情绪波动时,是徐主任给了我动力。如今我这位年过半百的当年小女生,仍清晰记得您慈父般的面容,亲切的话语。您一直在激励着我前行。”
1994年,父亲身患重病,还念念不忘要走访在祖国各地的学子,要编一本一中的校史录,然终因疾病未能完成。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父亲和一中的老师们在一中,以三尺讲台、三寸笔,用知识灌溉着莘莘学子的心灵,培育了千千万万个国家栋梁,为一中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愿滁州一中的全体师生不忘初心,继往开来,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