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刘 晨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
重要的时间节点是我们的奋斗坐标。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是“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也是滁州市站稳全省第三、正式发出“奋进新征程、冲刺八十强”冲锋号的起步之年。这一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省、市党代会精神,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忠诚尽职、奋勇争先,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建设,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59.2亿元、增长12.3%,分别居全省第三、第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3.2亿元、增长30.9%,分别居全省第四、第一。1至10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4%、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0.6%,均居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5.3亿元、增长19.5%,分别居全省第三、第五。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入全国外贸百强城市,连续6年获省委综合考核优秀等次,连续7年获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先进市。
做大培强,实体经济“筋骨壮”
8月18日,安徽福莱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在凤阳县凤宁现代产业园举行二期第三座窑点火仪式。这座窑采用压延技术,日熔化量1200吨,待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线。截至目前,滁州市光伏产业已建成、在建、已签约开展前期工作和在谈光伏产业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1920亿元,一张崭新的现代化名片在这个内陆城市上空清晰浮现,打造“世界光伏之都”的蓝图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点所在、重心所系。今年以来,我市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平台的思维成事,紧紧围绕战新产业和特色主导产业,抓创新、促转型、强实体。
抓创新赋能。完善“1+4+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抓实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支持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扩大有效研发投入。目前,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20家,居全省第三;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89家。今年1至10月份,战新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4.2%、22.5%,分别居全省第四、第六。金禾实业、康佳电子获批省首批两业融合试点企业,滁州高新区获批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国家级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新增上市企业5家,占全省新增数22%,全省第二,完成省目标任务的166%,全省第一,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达14家,在全省率先实现A股上市公司县域全覆盖。出台招才引智“十大举措”,新引进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304人、高端人才项目15个。
抓产业培育。紧紧围绕战新产业和特色主导产业,创新开展八大产业链链长制,实行“一套班子、一支基金、一个协会、一个研发平台”,全力推动“多链协同”。按照“差什么引什么、弱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研究制定产业链条图、技术路线图、区域分布图、招商引资图,实施产业链图谱化作业。1到10月,全市新签约亿元项目421个,计划总投资1690亿元,其中八大产业链项目287个,占项目总数的68.2%。抓好签约项目转化,总投资130亿元的光明乳业、102亿元的人民光电显示材料、55亿元联动天翼新能源动力电池等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光智红外光学、19.5亿元的三棵树涂料三四期、18亿元的福莱特光伏组件盖板玻璃二期项目竣工投产。1到10月份,全市省重点项目开工302个、竣工158个,分别居全省第2位、第1位。截至10月底,全市在库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2049个,同比增加192个,其中产业类项目906个。
抓企业升级。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造,推动企业上云、入规,全年新增规上企业371户,规上企业总数达到2054户,居全省第2位。实施“千亿技改、千企升级”行动,全市143个项目列入省亿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总量居全省第1位;236个项目列入安徽省2021年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导向计划,总量居全省第4位。1至10月,全市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46.8%,居全省第1位。支持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全年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3家,获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4家。新培育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7家,省高成长型小微企业11家。
抓营商环境。重点做好用地、用钱、用能、用工等要素保障,“四送一服”连续四年居全省前列,营商环境年度考核居全省第二。今年截至目前,市企业服务中心共收集545件问题,办理企业诉求535件。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前涉及行政审批事项2630件,已办理1451件,完成率55.2%。
纵深推进,改革开放“步履坚”
“填了一张表、交了一份身份证明材料,全程不到半小时!”今年8月2日,市民张女士在琅琊区市场监管局证照注销联办窗口,同时办好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注销手续,并顺利拿到全省首份证照注销联办《准予注销登记通知书》。
冬日的清晨,雾气缭绕,南谯区井楠村错落有致的民宿掩映在茶园中,一派宁静温馨的美丽新乡村图景。近年来,当地抓住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机遇,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盘活闲置房屋资源,促进农旅融合,“空壳村”化身度假村。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敢为人先、创新创造的精神血脉根植于滁州的文化基因里。从城市到农村,我市坚持以深化改革破发展之羁、谋奋进之局,一项项举措落地见效,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
在获批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后,我市进一步探索激活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有效路径和具体办法,统筹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运行机制、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改革,获中央深改办充分肯定。
除此之外,定远在全省率先开展“田长制”改革;明光、天长纳入全省医防融合改革试点;全省首个国家战略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落户全椒;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暨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工作会议在小岗召开;世界银行贷款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促进项目医改经验国际研讨会在凤阳举行;全省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贯彻工作现场会在滁召开;滁州职教改革、天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明光公立医院改革和医保改革创新、全椒林长制改革等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政策激励;深化“放管服”改革,11.6万项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审批环节减少到2.15个……一幅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改革画卷跃然呈现。
改革与开放总是相生相伴。作为安徽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我市全面开展“双对标”活动,学习先进经验,提升竞争力和吸引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为对内对外的双向开放蓄积了能量、增强了动力。
今年以来,我市开放发展重点工作加速落地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方面,牵头起草《滁州市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与南京市共同起草新型功能区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宁滁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管委会挂牌运行,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新型功能区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纳入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天长—六合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建设正式签约,并纳入国家长三角“十四五”实施方案。明光—盱眙功能区已达成合作意向,年内签约。与沪苏浙城市城区和园区合作共建实现全覆盖,各县(市、区)与沪苏浙城市实现结对共建全覆盖。上海市杨浦区政府与滁州市政府协同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滁州国际(虹桥)会客厅建成启用。
统筹兼顾,城乡发展“齐头进”
沿着“江淮分水岭·滁州江淮岭脊线”风景道,一路所见,既有现代化的繁华都市,也有风情各异的美丽乡村。
“我家的风肉,喷香劲道,现在下单今天就能打包发出。”定远县蒋集镇韩朝霞,通过直播“带货”,把当地的特色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能从贫困户变身远近闻名的“脱贫明星”和致富带头人,除了政府帮扶和韩朝霞自身努力,我市着力构建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默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每天我要发四五十单快递。”韩朝霞说。
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的重心。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为此,我市持续强化城乡统筹发展,让城乡相向而行,共步康庄大道。
加快县域发展。实施县域经济振兴工程,加快6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力争县域GDP占全市比重达85.5%。开展县域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试点,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工作,协调推进天长市争创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加快乡村振兴。市县两级乡村振兴局全部挂牌成立,选派第八批438名干部驻村工作,对已脱贫人口全部落实帮扶措施。全市共谋划乡村振兴重点项目772个,总投资3848亿元,入省级项目库个数、投资总额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一。市政府与省农信社签订800亿元的全省首个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成功发行5.5亿元的全国首单“乡村振兴权益出资票据”,全省首家乡村振兴银行在小岗挂牌运营。完成两批次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申报,共申报项目237个、下达资金近2亿元。推进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居民迁建,凤阳县2020年度集中安置1998户全部拿到新房钥匙,其中1189户已搬迁入住。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新建成“四好农村路”近千公里;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农村改厕2.2万余户,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93%。
城市建设方面,我市以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为引领,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抓手,以“一河两湖一山两城”工程为重点,推进城市更新,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上半年,主城区实施重点城建项目187个,累计完成投资74亿元,完成房屋征迁88万平方米。滁州大道全线贯通,遵阳街改造、紫薇路北延上跨清流河桥、明湖大道等项目完工,作为安徽省十五运主要场馆的滁州奥体中心,已完成“一场两馆”主体混凝土和钢结构工程。
加快构建立体交通。围绕打造“轨道上的滁州”“高速上的滁州”“翅膀上的滁州”,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沪渝蓉高铁、滁宁城际三期以及合新高铁、宁淮城际铁路建设,开工建设滁州站高铁综合枢纽工程。
红利共享,民生福祉“硕果盈”
高质量发展,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强化民生体系建设,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就业、教育、医疗、文化、治安、防疫等民生保障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协调共进。截至10月底,全市民生支出312.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八成以上。
教育投入继续扩大。在全省率先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1至10月,全市教育支出累计达58.6亿元,同比增长11.5%;新增公办幼儿园35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5所,市区中小学新增学位2910个,幼儿园新增学位2640个,基本满足适龄学生就近入学。落实“双减”,高质量做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减轻学生家庭教育支出负担。
公共服务不断增加。围绕城市“停车难”问题,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将停车场纳入重点项目建设管理,截至目前,新增停车泊位3081个,有效缓解日益突出的停车位紧张问题。
医疗保障持续改善。投入资金1.5亿元,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资金保障,坚决守护全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安排债券资金8.53亿元,重点用于市二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18个改扩建项目;据统计,2020年全市医疗机构开放床位数26295张,同比增加4601张,增长21.2%,极大减轻医院床位紧张的现状,提升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文化产业多点开花。上半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居全省第1位。今年,全市新建成10个省级农民文化乐园,10个市民文化乐园,10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启动建设5个城市阅读空间和30个城市书柜项目,130个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截至12月上旬,PM2.5平均浓度为3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1%,优良天数比例为82.8%;9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稳新起点、锁定新目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跨越,滁州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向着全国城市八十强,奋勇前进、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