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平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历次工业革命已充分证明:科学技术广泛交叉、深度融合不断创造新的技术,科技创新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从而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个强劲“引擎”,开足马力、持续推动,更好实现预期目标。
科技创新“领航”产业革命。自18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科技创新产生了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和“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及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生物技术”等为突破口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进而引领了产业革命,不断涌现“蒸汽机和纺织业”“电力和汽车业”“信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数字智能、生物、新材料技术系统集成”等代表性新兴产业。当前,科技创新围绕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领域原创突破,创造了很多前沿技术,甚至颠覆性技术,裂变出一系列科技新领域,带来许多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不仅加速了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交叉融合,也加快了产业更新发展步伐,推进了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不断深刻调整,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着深刻影响。如: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不断孕育变革,加之与“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等先进制造技术相融合,大大提升了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以“清洁高效可持续”为目标的能源技术加速发展,引发了全球能源变革,使得人类生存发展向空间和海洋技术拓展等等。
科技创新“鼎立”国际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提出“四个现代化”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始终把科学技术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牢把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在基础前沿领域奋勇争先。高度重视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把关定向,特别是对关键节点作出重大决策部署,确保科技良性发展,不断增强科创能力,取得历史性成就,为提升我国国际地位提供了重要支撑,增强了发展信心。如:1956年号召“向科学进军”,此后10年建立了学科齐全的科学研究体系、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地方科技体系;1978年作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95年、2006年、2012年、2016年、2018年、2020年、2021年等年份,不断对科教兴国、科技发展等进行系统总结、作出重要部署。获得“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成就,突破“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干细胞研究、肿瘤早期诊断标志物、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基础科学,取得“‘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高性能计算机、三峡工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量子通讯、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高速铁路、航空母舰”等工程技术成果,奠定了我国成为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基础。
科技创新“力擎”发展动能。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更加依赖科技创新增添新动能。没有强大的科技力量,就难以推动“质量、效率、动力”变革,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难度很大;没有科技创新成果保障,就难以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解决主要矛盾难度很大;没有科技持续创新,就难以做到“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也难以保证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难度很大等等。坚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主方向,盯住科技原创,聚力攻关、持续突破,在广度和深度上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使之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如:2020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实际增速2.3%,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正增长的唯一。这是开展医学治疗、疫苗研发、疫情防控等重要领域科研攻关,以其成果为决策提供支持,更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而赢得极好结果,成为世之典范。
科技创新“汇聚”赶超实力。历经几十年持续努力,我国科技实力已由量变到质变,由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正在跨越发展,一些前沿领域有的并跑、有的领跑。特别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战略高技术、民生科技、国防科技创新等方面重大突破,展现了推动发展的雄厚科创实力。如:“化学、材料、物理、工程”等基础研究依赖的学科整体水平提升,“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重大原创成果不断获得,“嫦娥五号”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火星探测顺利推进,“怀柔一号”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发射入轨,“慧眼号”直接测量到迄今宇宙最强磁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发现毫秒脉冲星,新一代“人造太阳”放电,“雪龙2”号南极航行,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和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问世,散裂中子源等国际一流水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验收,“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战略高技术领域持续跨越,C919大飞机、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最大直径盾构机、智能制造等高端产业取得突破,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磁共振、彩超、CT等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煤炭清洁高效燃烧、钢铁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等民生领域科技成效显著。
科技创新“判准”难题堵点。精准研判影响和制约科技创新的现实难题和堵点痛点,为完善有效解决方案提供重要依据,便于疏堵、去阻,更利支持、服务发展。如:科技创新成果受供需匹配与协同、技术转移交易市场规则、科教体制改革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影响,转化率还不高;关键核心技术受企业等创新主体对基础研究重视程度、谋划科技开放合作水平、针对产业发展瓶颈和需求原创研发力度、解决底层基础技术和工艺能力等影响,仍有受制于人;科创产业发展受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产业政策等统筹衔接、区域差异影响,未形成整体环境;科创人才队伍受培育效果、激励机制等影响,需要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造就顶尖人才和团队。特别是高校作为人才培育基地,如管理机构繁多、层次重叠,向大众教育转型转化成产业,则违背了“精简、效率、效益”的革新目标,难以做到以人为本,极易造成素质整体下降,出现高成本、低效益的状况,不利于创新,影响经济社会长期发展。
科技创新“导通”关节源头。科技创新不仅要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同台竞技的优势条件,还要针对“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抓住“研发需求、资源配置、基础研究、人才培育、体制改革、开放合作”等主要关节,持续破题、健全机制,不断激活源头,更好助力科创发展。如:围绕依赖国外的关键元器件、零部件等工业核心技术、油气勘探开发和新能源技术、农作物种子等重点抓研发,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等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急需困难;发挥制度优势、组织功能、科研平台作用等,有效整合、优化配置科研资源,把科学家、院士、高端科研人员和工程师队伍优化组合,依托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推动创新要素集聚,通过组建或重组实验室、高校等调动各方面科研积极性,更好支持科技创新;抓住基础理论研究这个科技创新的根本,明确研究领域方向和目标推深走实,鼓励遵循科学发现规律自由探索,围绕重大应用探索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和学术交流平台,建立以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等持续稳定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卡脖子”技术的底层根子问题;针对人才培育这个产生科技创新力的第一资源,按照教育自身规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尊重人才成长和科研活动规律培养造就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提供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汇聚世界一流人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有效释放科技队伍巨大创新潜能;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实施包容互惠共享的科技合作战略,打造优势领域“长板”。
(作者单位:琅琊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