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01日
第A05版:南谯新闻

闯出乡村振兴的“硒”望之路

——南谯区大力推动发展富硒农产品初显成效

本报通讯员杨读俊 谈秀伟

入秋,走进南谯区黄泥岗镇唐庄村高标准农田,一眼望去,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金黄饱满的稻穗在秋风吹拂下沙沙作响,给人稻香扑鼻的感觉。在收割机的轰鸣声中,6000亩“富硒稻”收获归仓。

富硒大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以满足人体诸多微量元素需求,对提高人体免疫力、解毒、排毒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人们对大米口味、健康、营养、功能等追求日高,黄泥岗镇圣君水稻合作社近年来尝试种植“富硒”水稻,严格按照富硒稻谷的培育标准,科学添加富硒肥并加强管养,所有检测合格。

谈到“富硒稻”,合作社负责人周圣君抑制不住喜悦地算了一笔账:“虽然每亩投入增加200多元,但是大米每斤定价5元以上,比普通大米高出2元,合作社2020年试种4000亩,效益不错。今年种了6000亩,经测产,亩均1470斤,折去水分后亩产不低于1300斤,亩均增收1000元,预计可增收600余万元。现在社员们的干劲越来越足,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据悉,该村书记与合作社人员这段时间忙着到各地有名的大米加工企业参观学习,准备建设村大米加工厂,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打造生态富硒大米品牌,再想方设法建立销售渠道,闯出乡村振兴的“硒”望之路。

南谯区近年来高度重视功能农业发展,把功能农业作为农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区功能农业面积已扩展到1.2万亩,培育出5个千亩示范片,精品包装6个品种并注册商标,富硒功能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加强对功能农业的发展扶持,该区先后出台《南谯区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兴旺奖补办法》和《关于功能农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给予功能农业种植“每亩不高于200元的补助”;同时在江淮分水岭项目扶持下,滁州硒谷与大柳镇良农合作社联合在曲亭村黄金梨基地投资百万元建成硒肥厂,满足全区功能农业硒肥需求。据统计,该区共用于发展功能农业奖补资金突破200万元。注重科学示范,规模引领,引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团队和安徽硒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滁州功能农业科技园,精心选择试验示范农产品品种,打造省功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集成示范基地。组织农业规模经营大户参观滁州功能农业科技园,举办“岭上硒谷”大讲堂和富硒功能农业技术培训班等培训活动,邀请滁州硒谷技术人员和南谯农技推广中心专家,现场为种植大户答疑解惑,重点讲授施肥技术要领、种植技术、营销和电商技术等。目前共组织160多人农业规模经营大户参观滁州功能农业科技园,开展各类大讲堂、培训班6次,技术指导500余人次。全区功能农业种植面积已突破1.2万亩,培育出5个功能农业千亩示范示范基地,成功打造精品或半精品包装稻米、黄金梨、滁菊、瓜蒌、蔬菜、瓜果6个品种并注册商标,富硒功能农业成效显现。

结合乡村振兴和产业融合发展,南谯区积极探索“硒+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运营方式,以扩大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抓手,积极招引富硒农产品加工企业,以“硒+农业”产出的富硒大米、富硒菊茶和其他特色富硒产品为基础原料,大力发展富硒农副食品、饮料等制造加工,实现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富硒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目前,全区富硒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家,产品品种13个,实现年产值约8000万元。有滁州硒谷的技术指导,所生产农产品通过检测含硒微量元素均符合行业标准。同时,注重品牌打造和产品包装,富硒优质稻米和富硒特色水果平均每斤增收2-3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示范效应。

2021-12-01 ——南谯区大力推动发展富硒农产品初显成效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55818.html 1 3 闯出乡村振兴的“硒”望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