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0日
第A02版:综合新闻

三代同心,照亮乡村孩子求学路

——定远县朱湾镇复兴小学校长杨开武办学记

全媒体记者刘 晨

在定远县朱湾镇祠堂杨村,有一所在周边颇有名气的乡村民办小学——复兴小学。一栋校舍、两排砖砌平房、一块水泥空地、一小块菜地和一栋只盖好一半的教学楼,设施简陋,却深受家长和老师信赖,因为这里有一位全家倾力、用心办学的杨开武校长。

弃医从教 创办校园

杨开武原本是一名医生。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村卫生室工作,总听到村民为孩子上学发愁,“有的小娃只在家里学认字,哪能行?”想起恩师严明友的谆谆教导,杨开武想改变这种状况。

1982年,他同弟弟杨开双商量,摆了几张桌凳,腾出两间宿舍,自己担任老师,第一次把学校办了起来。杨开武回忆,最开始来上学的只有本村和附近的34个学生,后来陆续增长到130多人。兄弟俩忙不过来,就又请来一名老师,后来还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办了三年初中。

学生很多,但招不到更留不住老师,缺少师资让办学渐渐难以为继。1991年,学校停办了。弟弟南下打工,杨开武回到村卫生室上班。但上学难的问题没解决,村民们日复一日来找他,杨开武也没有一天不想着办学的事。

“我想着,至少先把小学办好,让小娃娃们有个踏实读书的地方。”1999年,杨开武再次下定决心。他借钱建起13间瓦房,请来几位高中毕业生助教,经过当地教育局重新审批,终于又把学校办了起来,并起名“复兴小学”。

师资困难 全家助力

11点20分,下课铃声响起,旁边教室的学生鱼贯而出,杨开武却没有停下授课。路过的一名老师告诉记者,因为食堂地方有限,只能让高低年级分批次下课、吃饭。

条件简陋、资金短缺,种种困难杨开武都能咬牙克服,但祠堂杨村位置偏僻,聘请的老师来来去去都干不久,直接影响正常教学。

于是,当杨开武的女儿和儿子先后大学毕业,杨开武就动员他们回家教书带课。

大女儿杨素娥原本在杭州从事设计工作,对于父亲的提议,她起初很不理解,也没有接受。

改变杨素娥想法的是女儿的出生。“她在老家跟着我父母生活,每次打电话都哇哇哭着说想妈妈。”听见女儿的心声,联想到杨开武说过学校80%以上学生都是农村留守儿童,杨素娥明白了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有着怎样的意义。

2013年,杨素娥回到家乡,一心一意在学校扎下根来。一同回来的还有杨素娥的丈夫刘晓风,他是一名多次获奖的书画家,如今为复兴小学担任美术老师的同时兼职保安,每天穿着一身灰绿的制服上课、作画、执勤。

现在,复兴小学有200多名学生,走读和寄宿的各一半。学校里11名老师,有5名分别是杨开武的女儿、女婿、儿子、儿媳和他自己,杨开武的爱人日日为学校的后勤忙碌,严明友每周也会来为孩子们上一堂音乐课。

杨开武一家人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全力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定远县统一组织的小升初考试中,复兴小学多次取得全县村级学校平均分第一名、优秀率第一名的荣誉,很多毕业学生考入大学。去年,学校6名学生去参加硬笔书法比赛,有5名获奖。

心系学生 甘于奉献

办学几十年,杨开武投入了几乎所有的精力、时间和收入,家里就没有宽裕过。直到今天,一家人在学校工作,还没有固定的工资。

“有一年,父母去县新华书店买教材,舍不得花钱包车,自己把百公斤重的教材从四五公里外扛到车站。”杨素娥说,父亲在生活中极尽节俭,都是为了省钱办学。

复兴小学所在的位置仅有一条村道通达,其余三面环水,想过河得绕行好几公里。第二次办学时,杨开武最先面对的就是学生上学的交通问题。

杨开武先是买了一条大船,托父亲日夜驻守河边专门摆渡,自己亲自接送学生到船上。寒冬雨雪天,天不亮他就得赶到河面破冰。随着老父亲年迈,体力不支,杨开武又筹钱在河湾处搭了一座便桥。没过两年,一场洪水把桥冲毁,杨开武再次望河兴叹。思来想去,他咬咬牙,举债购置两辆校车,早晚接送走读学生,也能定期接送寄宿学生。

他的一颗真心,村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多学生的家长在复兴小学度过童年,如今把自己的孩子也送来读书。

去年,朱湾镇政府在不远处的小河道上建起一座人行便桥,命名为复兴小学桥,进一步解决了学生和群众过河的困难。现在,复兴小学每学期可以按学生人数申请到一笔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减轻了杨开武一家的经济负担。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年过花甲的杨开武每天早晚跟车护航,夜间盖被站岗,立志要为乡村振兴、民族复兴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未来,杨开武想把学校办得更好,“希望能招到更多的好老师,让我们农村的孩子也能接受好的教育!”

2021-11-30 ——定远县朱湾镇复兴小学校长杨开武办学记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55735.html 1 3 三代同心,照亮乡村孩子求学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