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郑成雪)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背街小巷承载着千家万户,蕴藏着悠久的人文记忆。随着背街小巷专项整治的有序推进,我市不少背街小巷换上新装,不仅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方便了附近居民们的生活。
路面宽敞整洁,商户门店招牌整齐统一,道路两侧电动车摆放整齐……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滁州经开区的长青路,焕然一新的街道,让人眼前一亮。
“道路变宽了,环境变美了,空气也变好了,和大城市的街道比起来也毫不逊色。”提起长青路的变化,在这里经营着一家便民超市的刘子明忍不住夸赞。墙壁上一幅幅趣味十足的彩绘宣传画,格外引人注目。“这里以外卖商家为主,每天穿梭在巷子中的外卖小哥较多。我们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春夏秋冬外卖小哥主题墙绘,让外卖小哥既有存在感又有获得感。”凤凰办事处文明创建办副主任姜筱之告诉记者。在长青路尽头,昔日灰头土脸、无人问津的闲置荒地,也安装上了休闲座椅和便民健身器材,摇身一变成为了独具特色的口袋公园,颇受附近居民的喜爱。
佛教巷紧邻蓝天菜市场。以前,流动商贩在巷口随意摆摊、占道经营,让本就不宽的小巷变得更加拥堵。“我们通过设置便民服务亭,引导流动商贩定点定位经营,既方便群众购物,又能管理流动商贩,更增加了社区集体资产收入。”姜筱之说。如今,漫步在佛教巷,只见两侧墙壁立面洁白,管线整齐,既干净又美观。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开展背街小巷专项整治行动,推动管理精细化向背街小巷延伸。建立城管执法、街道社区、社会服务队伍以及商户党员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新体系。推行“门前五包”制度,充分发挥沿街商户主人翁作用,通过签订责任书的方式使其主动承担各自门前区域卫生、秩序、绿化、硬化、亮化的管理责任,自觉抵制倾倒垃圾、排污水、损坏路面等行为,对发现的各类违章行为及时联系执法人员进行查处。截至目前,已清理死角垃圾133.5吨,累计与130家经营户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开展擦亮、清零、补丁、补绿四大专项行动,擦亮了城市文明底色。整治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等行为,维修背街小巷、商铺门口的破损道路,清理牛皮癣小广告和卫生死角,增植补绿解决小区内黄土见天、绿化破损问题。通过四大行动,共完成552平方米的绿化补植,清理环境卫生死角155处,增划停车线1500米,清除“牛皮癣”小广告2220处。找准了民生“痛点”,改善了卫生环境,提高了居民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