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滁州市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管理机制,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基本民生兜底保障一体化,有效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功能,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社会救助体系。
兜底保障纾民困。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办法》,建立低保家庭困难状况评估指标体系,改进低保对象认定办法,健全低保对象动态调整机制,完善社会救助资金发放制度;积极发展“互联网+”服务,全面实现社会救助工作网上审批。截至10月底,有效保障城乡低保对象7.93万户13.27万人,发放低保金6.11亿元。
临时救助办民急。进一步细化明确急难型困难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范围和类别,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积极开展“先行救助”,健全完善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不低于6万元),合理提高审批额度;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救助服务网络,健全监测预警和处置机制,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转办受理群众救助诉求,在乡镇(街道)政务大厅设立社会救助申请受理窗口,安排专人负责业务办理和申请协助。截至10月底,全市累计临时救助各类困难群众8727人次,发放救助金1316.7万元。
特困供养惠民生。全面建立特困供养人员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全市农村、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自理、半护理和全护理人员照料护理标准分别不低于基本生活标准的10%、15%和20%;开展特困供养人员购买服务,为2.36万名特困人员购买住院护理保险约632万元;加强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建后管养,推动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全市失能、半失能集中供养率达55.2%。截至10月底,全市发放特困救助供养金1.83亿元。
社会力量解民忧。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全市40余家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机构累计开展各类助力乡村振兴活动130余场(次),惠及5700余人;鼓励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为困难群体提供公益服务380余次;持续开展“心动亭城”专项医疗救助行动,共救治46名心脏病患者;开展“情满江淮 共享小康”社会救助品牌活动,为1031名特殊困难群众提供各类纾困解难服务,支出资金约58万元,推动社会救助逐渐由物质保障向“物质+服务”转变。 (汪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