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
第A10版:专版

—施官镇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西武美丽乡村

陈秋琼 刘金鑫

天蓝地青,水绿村美;新风扑面,气象万千。这是一块充满激情活力的神奇沃土,这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魅力乡镇。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激荡着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孕育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里就是来安县施官镇,一幅幅清新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尽收眼底。

风雨洗征程,回眸满堂春。一直以来,施官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着力打造集传统文化、生态宜居、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党建示范于一体的新农村,实现了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的愿景。

村民在桃园采摘冬桃

红叶石楠

小麦丰收

发展特色农业 增收底气足

“春赏花,夏摘桃,一直摘到雪花飘……”近期,在施官镇桃丰现代农业示范区内,万亩桃园映入眼帘,清爽的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味道,沉甸甸的冬桃挂满枝头,十分喜人。

产业兴,则乡村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施官镇坚持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充分依托当地自然区位优势特色产业,为当地村民开辟致富增收的新路径。

施官镇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产业格局,围绕苗木产业、有机果品、农产品深加工、全域旅游等产业,通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种植大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市场走”的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按照市场需求,将瓜果蔬菜产、销融为一体,实现收益最大化。

此外,发展乡村产业是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发挥好“有为政府”作用。施官镇积极统筹产业发展政策,多渠道筹集产业发展支持资金,利用“百千万”项目资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等加强产业布局,政府搭台,吸引社会资本、市场人才投入,构建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与此同时,该镇进一步聚焦自然资源、先进技术、优良品种等生产要素向示范园区集中,扶持延长产业链条,培育绿色果蔬,提升有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并有效利用完善的灌溉资源和有机肥使用、化肥减量,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依托全镇电商平台以及微信、抖音等平台,持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如今,施官镇先后成功创建贾龙绿泉苗木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桃庄红叶冬桃示范区,贾龙绿泉苗木现代农业示范区苗木总面积达7500亩,成功创建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并于2018年1月18日在安徽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桃丰合作社获评国家级农业示范社,年产值超过1500万元,鲜桃畅销长三角。

建设美丽乡村 家园颜值高

干净的道路、精美的墙绘、整洁的小院、随风摇曳的花草树木……近年来,施官镇大力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乡村振兴打好“生态底色”。

施官镇将美丽乡村与乡村振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融合,加快村级水、电、路、广场、绿化、亮化等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群同心、众志成城的良好工作氛围。

高标准规划,树立乡村新气象。施官镇依托中心村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和灵魂,准确定位,把每一个中心村当作一个景区来规划、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当作一个小品来打造。以“诗画山水 古韵龙山”“万亩海棠 徽韵顿邱”等地方区域自然地貌和生态特征为主题,以生态文化为内涵,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建设满目是风景如画、人人争相向往的梦里老家。该镇先后打造了徽韵顿邱村、民族风情贾龙村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能够唤醒人们乡土情怀的美丽乡村。

加强环境整治,扮靓美丽乡村。该镇按照“五清一改、整村推进”的总体要求,深入村、组动员党员干部群众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垃圾,打扫庭院,改变生活习惯,共建文明新农村,切实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目前,施官镇的主干河流及塘坝均已实施了有效的集中清淤,实现水流畅通、河道整洁。

培育文明乡风 乡村气质佳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施官镇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推动志愿服务多样化。2020年以来,施官镇积极利用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妇女儿童之家等场地资源,整合现有的志愿服务队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为群众提供精准、便利、高效、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活动。现已开展“移风易俗”宣讲会、公益电影放映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70多场,惠及群众5000多人次,有效地传播了乡风文明理念。

创新村级治理方式。该镇通过志愿服务激发出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投身文明实践活动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以“一评两创”为载体,构建村级“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建立以行政村为单位的一级网格14个,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二级网格102个,同时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化解矛盾纠纷等治理热点,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治理新局面,让“美好家园名片”在乡村治理中熠熠生辉。

强化道德模范示范引领作用。该镇坚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作为推进农村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深入基层“群众之家”、“邻里中心”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文明户”“施官好人”评选活动,通过乡贤选树和好人评选示范引领,为村民树立文明素养标杆。

推动红色党建 乡村活力足

近年来,施官镇始终以党建引领为主抓手,积极巩固拓展“党建+”新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带动功能,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同乡村振兴互相融合,促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以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增强乡村振兴内驱动力。

聚焦党建引领,突出做好服务。为拓宽乡村振兴思路,增强农民技能升级,该镇不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等,帮助农民学习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技术,抓田间管理,保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种植水平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支部指导,突出组织引领。施官镇各村以支部主导,组织群众以资金、资源、劳动力等形式入股,形成村集体与群众利益共同体,逐渐完善“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目前施官镇14个村均已注册合作社,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聚焦人才培养,激发基层活力。施官镇充分发挥各村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加大培养后备干部的力度,以“头雁”带“群雁”,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治理、带领农民致富、推动农业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

拼搏奋进正当时,重整行装再出发。施官镇将继续凝聚全镇干群的智慧和力量,以“谋发展众志成城,谱新篇奋发图强”的姿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为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发展、全力做好乡村振兴而努力奋斗。

美丽乡村航拍

施官镇顿邱美丽乡村

2021-11-18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55230.html 1 3 —施官镇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