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5日
第A02版:综合新闻

促“碳汇”变“碳惠”

——我市推进“一村万树”碳汇森林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见闻

全媒体记者包增光 通讯员鲍安平

明光市管店镇罗岭村西张郢组,曾是京沪铁路“金张站”所在地,水源充足、矿产丰富,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美丽小乡村。这些年,西张郢组发展以甜叶菊育苗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区域内有千亩飞莲甜叶菊育苗基地、千亩冬桃雪梨园等。前些天,“滁州市一村万树暨公益碳汇林试点村”的牌子又立在村口,引人注目。原来,罗岭村与园艺公司结成村企联建,共同开展碳汇林工程“一村万树”项目。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今年,市林业局、文明办、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滁州市“一村万树”碳汇森林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暨“低碳生活 文明滁州”行动方案(试行)》,由此在全省率先探索公益碳汇林项目建设。方案明确了包括罗岭村在内的20个全市第一批公益碳汇林项目建设试点单位,分布在8个县(市、区)和各国有林场、农场。

“四旁”种树寄托致富之梦

“从树苗、施工到后期技术管护,我没花一分钱,将来的果实和木材还都是我的。”不远处,赵坂组66岁的村民赵克成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我响应政府‘一村万树’的号召,家前屋后种了60多棵薄壳山核桃,盼望几年后果实挂满枝头,实现丰产丰收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记者发现,在“一村万树”公益碳汇林项目建设政策的引导下,像赵克成这样利用农村路旁、水旁、宅旁、村旁“四旁”空间种树的农民,在明光甚至全市正越来越多。

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一村万树”是我市发挥“林长+”部门工作协作机制的重要成果,也是继创新林业碳票后,实施碳汇森林行动的又一创新实践。结合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我市全力打造生态功能完善、固碳效益明显的森林生态系统。

把碳汇林建成“绿色银行”

凤阳县殷涧镇白云村,省道312、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环湖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是省“森林村庄”和“美丽乡村”。近几年,白云村结合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也在全力打造生态功能完善、碳汇效益明显的森林生态系统。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为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发挥公益碳汇林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殷涧镇在白云村李红山流转土地500亩,高规格栽植樱花等品种30000株,建立公益碳汇林基地,预计每年森林生长量达1000立方米,将吸收1830吨二氧化碳。

“把碳汇林建成群众的‘绿色银行’,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特色品牌。”凤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张祖明表示,将严把项目质量关,树立精品意识,高标准实施,做到“让生态得保护,让产业得发展,让群众得实惠”,同时开展健康森林建设,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优化森林结构和功能,提高森林碳汇能力。

“生态银行”助力乡村振兴

按照“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原则,琅琊区成立退耕还林经营管护合作社。该区选择林业资源丰富并且退耕还林面积较大的村,开展“森林生态银行”试点。鼓励林农将碎片化的退耕还林资源经营权和使用权集中流转至“森林生态银行”,由后者通过科学抚育、集约经营等措施,实施集中管护。“森林生态银行”主要通过资源托管的方式,对于那些无力管理也不愿继续经营的退耕还林农户,可将退耕还林林地委托“森林生态银行”进行共同经营管理。

此外,琅琊区林业部门结合“一村万树”公益碳汇林试点工作建设,准备将试点村退耕还林地打造成公益碳汇林管护项目基地,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动林业产业多元化,建设林下中草药、林下有机蔬菜等产业基地。通过“林上+林下”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打造“一亩林千元钱”示范基地。

我市正在推进的“一村万树”碳汇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开展“一村万树”碳汇林项目建设,建成一批“一村万树”“一亩林千元钱”示范基地。推进“一村万树”碳汇林管护工程,做到固碳林栽一片、活一片、绿一片。通过2到3年的不懈努力,努力建成一批公益碳汇林基地,打造1到2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林长制改革和乡村振兴品牌。

2021-11-15 ——我市推进“一村万树”碳汇森林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见闻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54990.html 1 3 促“碳汇”变“碳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