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喻 松
11月5日,记者驱车来到来安县施官镇桃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桃园内一棵棵桃树错落有致,沉甸甸的冬桃挂满枝头。来自周边的游客三五成群,体验采摘乐趣。“老板帮我称一下。”“这桃子口感脆甜、果大、核小、含糖量高,10块钱一斤。18斤4两,你给180块钱吧。”34岁的宋超一边娴熟的算账,一边和记者谈起桃园的发展。
宋超告诉记者,2012年,他的父亲联合几个能干的农户,成立桃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共同在施官镇桃庄村流转土地200亩,开始尝试规模种植。施官镇因势利导、积极扶持,2013年又帮助他们在村里流转了土地和荒山1000多亩,投入30多万元,修通了桃林连接“村村通”的水泥路,并打一眼机井。由于桃园规模扩大,资金需求量大,他联系邮储银行来安县支行,银行为他提供100万元林权贷、“劝耕贷”等融资产品。“不仅贷款速度快,政府还有贴息,正是在他们的支持下,桃园规模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也让我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致富也有了底气。”谈起自家与政府和银行的合作,宋超言语中难掩兴奋。
“这片桃林一共1700多亩,不全是冬桃,也有早熟、中熟品种的甜桃。”宋超说,冬桃是一种春季开花、夏天休眠、初冬成熟的水果。其生长期长,接受光照充足,利于糖分储存。他们的桃园从6月到11月都有不同品种桃子上市。他根据当地土壤特性,引进了龙山红蜜、锦绣黄桃、沂蒙霜红等10多个特色优良品种,实施错位营销,目前桃园年产值达700多万元。作为本地的特色产业,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新的产业发展,更带动了周边百姓增收。“在桃园工作有10多户脱贫户,他们在这里养护桃树、采摘果实,一年大约有2万多元收入。”宋超说,除此之外,合作社还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舜山镇复兴村4户脱贫户种植桃树,在种苗采购、技术管理、市场销售等方面提供支持,亩均收入1万多元,帮助他们顺利实现脱贫。
“下一步,我们将科学替代桃园品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体验式采摘游,带领更多农户走共同富裕之路。”宋超信心满满地说。
十一月五日,邮储银行来安县支行工作人员走访合作社,了解企业发展状况。
全媒体记者卢志永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