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0日
第A07版:全椒新闻

诗词故乡

问汝心归何处,滁州颍州广州。颍州求学问,广州谋发展,两地皆属他乡。虽非土生土长于滁州,然而亲人们生活于此,滁州令我心安,遂以滁州为故土。

滁州乃江淮名郡,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山河俊秀。“中国最美的风光,不外乎两处,一处秀丽天成、声闻远近的名山大川,还有一处便是遍布乡野、星罗棋布的田园家居。”名山秀水,亦或田园野趣,滁州兼而有之。大约一千两百年前,唐代大诗人韦应物的传世之作《滁州西涧》将故乡的美跃然纸上:“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并非滁州人士,但他在滁州刺史任上洁身自好,勤勉为官,关注民生。虽声居庙堂,每逢秋寒,仍不忘山民僧侣疾苦,“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他在《寄全椒山中道士》一诗中还写道“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全椒即滁州下辖之县,襄水穿城,滁河环绕,百姓生活恬淡安详。纵然秋凉肃杀,叶落山空,但韦刺史对其治下民众之人文关怀令人心中暖意融融。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这,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着,醉翁亭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北宋大文豪、时任滁州知州欧阳修的山水名篇《醉翁亭记》使本已声名远扬的琅琊山更成为天下文人骚客心驰神往的地方。同时代古琴家、太常博士沈遵循文慕名而至,依据琅琊山鸣泉飞瀑、禽鸟和声之天籁,以琴写之,谱制为琴曲《醉翁吟》。北宋硕儒苏东坡也为自己的词作《醉翁操》自序云:“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身居滁州知州府中的欧阳修还在《郡斋闻啼鸟》中写道:“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堪称文学泰斗的一对师生欧阳修和苏轼均对滁州的山水美景叹为观止,不惜笔墨。

在滁州任知州时的欧阳修曾建丰乐亭一座,并留下名篇《丰乐亭记》:“……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南宋爱国词人、滁州知州辛弃疾在其任上倡建的奠枕楼落成仪式上慷慨陈辞:“今日之居安乎……吾与父老登楼以娱乐……玩林壑之美,想醉翁遗风。”丰乐亭、奠枕楼,一亭一楼,都是希望百姓乐享丰年,安枕无忧。

韦应物、欧阳修、沈遵、苏轼、辛弃疾等或在滁州为官,或与滁州相关,均以诗词歌赋赞美过滁州的山青水秀、岁乐年丰。如今的家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湛蓝,山叠翠,水清澈,身居其中,仿若画里。山河静美,故乡人可以尽享辛弃疾在《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中描写的那种“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的天伦之乐。

(张云勤)

2021-11-10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54871.html 1 3 诗词故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