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08日
第A02版:综合新闻

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高标准农田质量保险试点工作

20.3万亩高标准农田管护无忧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太新 施 璇)端稳“中国饭碗”,高标准农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各地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管护难题,直接影响了高标准农田长久持续发挥经济社会效益。这个难题或将在滁州市得到有效破解。今秋起,滁州市农业农村部门引入金融保险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高标准农田质量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建管合一”新路子,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了解到,我市目前已在来安县、天长市、琅琊区、南谯区四地开展试点工作,投保金额约1100万元,由太平洋财产保险滁州中心支公司为试点区域20.3万亩高标准农田提供质量损毁风险保障,保期为十年,总保障金额约2.4亿元。保险针对高标准农田重点工程和易损易毁单体工程,精准设定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投保内容,涵盖硬化沟渠、田间道路、生产路、泵站等。此外,部分试点区域还增加了财产综合保险,为工程损毁修复再加一道保障。

“以前,高标准农田一旦出现较大损毁,比如重新修路、修桥,需要大笔费用时,我们就犯难了,只能等项目资金,或到处筹钱,解决问题周期长、效率低。现在有了这份保险,遇到情况打个电话,保险公司就会到场处理,就跟报车险一样简单、快捷。”南谯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唐世松高兴地说。

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卢书祥介绍,这次全新探索更为突出“建管并重”,创新引入了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质量风险管理机构,全程介入工程监管并参与日常维护和修复,在原有部门质量监管的基础上又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上了一把“安全锁”,同时高标准农田的日常维护和损毁修复也得到了保障。

据了解,高标准农田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产能的主要抓手,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目前高标准农田面积达544.2万亩,其中新增耕地面积、高标准农田专项债发债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连续3年获得省政府督察激励表彰。卢书祥告诉记者,今后,他们将以推深做实高标准农田质量保险试点工作为突破点,努力构建市、县、镇(村)以及保险公司、第三方质量风险管理机构既分工又合作的“五位一体”监管体制,创新实施高标准农田“管护长”制度,探索开发公益性岗位落实镇、村高标准农田专职管护人员,并不断总结提升,加快形成高标准农田管护的“滁州经验”。

2021-11-08 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高标准农田质量保险试点工作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54722.html 1 3 20.3万亩高标准农田管护无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