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03日
第A08版:专题·公告

稻花香里说丰年

——一县一特之凤阳优质稻

王克龙

秋收时节,凤阳县红心镇乌罗村水稻成熟,金黄饱满的稻穗低垂入地,秋风起,稻田里沙沙作响伴随着阵阵稻香,辛勤的农民利用天气晴好,操纵着收割机,满心欢喜地奏响起动听的丰收曲。

近年来,凤阳县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宣传、引导、协调服务,大力推进优质专用水稻规模化、订单化生产,品牌化销售,扎实推进优质专用稻全产业链创建,实现了优质水稻生产的提质增效,增加了种植户的收益。据悉,优质专用水稻抗病性强,产量高,优质高效,米饭香甜可口,平均每亩节本增效200元以上。

多措并举夯实水稻生产基础

近年来,凤阳县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制定奖补政策、强化监督指导等多举措,提高农民种粮产粮积极性、优化布局,千方百计稳住农业“基本盘”。

出台政策鼓励生产。凤阳县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举措,出台《凤阳县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奖补办法》,对规模化种植、品牌建设、土地流转、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进行奖励,推进耕地有序流转,鼓励规模化种植,促进了凤阳县水稻生产面积与总产双稳定,凤阳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95万亩左右,总产量在40万吨左右,其中优质专用水稻86.5万亩左右,达种植总面积的91%以上。

监管指导多头并进。凤阳县农业农村局加强市场监管,把好种子质量关、保障优质良种充足供应,良种供应率达100%。全县200多名农技干部通过乡村大喇叭、宣传车、QQ微信群等载体,持续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指导服务,并通过对全县18个苗情监测点、196个耕地质量调查点、43个病虫监测点的苗情、墒情、病虫情的持续监测,对稻谷不同生长时期的长势进行评价,结合评价提出农事操作建议与指导。大力推进耕地深松、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栽播、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机械化收割、粮食烘干等社会化服务,既促进了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也带动小农户发展,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使优质稻每亩节本100元左右,亩均产量增加10%左右。

优化布局推广示范。建设板桥镇二铺社区、大庙镇高陈村、红心镇蒋庄村等3个5000亩以上单品种规模化优质专用水稻种植示范片,在大溪河、小溪河、红心、总铺等15个乡镇择优筛选100个种粮大户等新型主体实施水稻高产示范,开展优质专用水稻高产高效多抗新品种、新型肥料、病虫绿色防控、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栽培技术试验等良种良法的示范与推广。

稻谷加工带动优质稻生产

稻谷加工是优质专用稻产业链重要环节,近年来,凤阳县一直注重规模以上稻谷加工企业的培育,大力推进稻米深加工,重点推进家家乐“大包干”风味蒸谷米研发、开展濠州粮油米线加工项目引进规划、凤宝(集团)GABA 米大米深加工项目建设、安天食品(集团)谷壳颗粒燃料和碎米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延长大米产业链。截至目前,先后培育了濠州粮油、安天食品(集团)、中益农业、家家乐米业、安徽蒸谷米科技等规模以上大米加工企业12家,全县大米加工企业总数达22家,年产优质大米21万吨,年销往江浙沪等区域城市大米总产值达14.8亿元。

凤阳县积极鼓励、引导、推进稻谷加工企业实施优质专用稻生产“公司+基地+农户(大户)”发展模式,提供优质良种改善调整水稻种植结构,通过加强对农民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农户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真正发挥了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在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中益米业、特穗米业等多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标准,通过订单生产、溢价收购、品牌化销售,带动优质专用稻生产,形成了要素、产业和利益有效链接,实现优质专用水稻生产、加工、销售互利共赢和可持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优质专用稻生产。

品牌化销售提升优质稻价值

凤阳县着力打造凤阳稻米绿色品牌,实现产品销售品牌化。“凤阳贡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登记,登记保护面积20万亩,也是凤阳县区域性公用品牌。今年以来,全县认证和续展认证绿色食品的大米品牌产品11个。凤阳县中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明王贡”牌香米、安徽安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安润”牌大米(香满家)、凤阳县一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妈妈夸”牌自然香米,进入“中国好粮油”“安徽好粮油”产品名录。通过在全国各地的农产品交易会和媒体宣传展示推介,凤阳优质大米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深受市场欢迎。

此外,凤阳县通过优质专用水稻规模化生产、本地化深加工、品牌化销售,完善优质专用稻产业链,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了农民的增产增收。

阡陌纵横的田野里,金黄的稻田和蓝天白云共一景,如诗如画,美了乡村、富了村民……

2021-11-03 ——一县一特之凤阳优质稻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54604.html 1 3 稻花香里说丰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