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粹
龙山,地处全椒县大墅镇东部,因山中有个古寺——龙山寺,成为皖东地区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如今禾富人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经过多年经营打造,已建成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每年都举办桃花节、采桃节,吸引众多游客。
前不久,县农业农村局组织部分退休老同志参观了四个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企业,让我们大开眼界。我看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其中印象深刻的是禾富集团大墅龙山国家级农村产业发展融合示范园项目。称之为国家级示范园,因园内行业众多,而且行行兴旺。更让我惊奇的是奇石博物馆,共两个展厅。走进第一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约4米多长、2米多高的恐龙化石,据说这种化石在全亚洲只有两件,堪称宝贝。第二展厅是一个一千多平方米的大厅,展品约一千多件。有千奇百怪的山石、海石、河石,似玉非玉、似金非金、光彩夺目。还有很多各色根雕、树雕,历史名人塑像等,一排一排,错落有致,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印象深刻,永生难忘。
然而,在整个示范园中最让我感动的,却是我深切热爱并为之奋斗一生的水产业。禾富人在龙山脚下建成休闲垂钓渔业基地1000亩、小龙虾500亩。尤其是那500亩小龙虾,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平常见到山区哪里建一个鱼塘,也会兴趣倍增。而禾富人竟在龙山脚下建成如此规模的渔业基地,说明禾富人是一群干大事、干实事,敢想敢干的优秀群体。正是这个水产业,让我与禾富人成了同行,有了共同爱好和共同语言。共同爱好让我萌生了相互交流的念头。说句心里话,如果禾富人将荒山打造成花果山,有山区优势的因素,未来,禾富人要想在龙山脚下打造出鱼满塘、虾满塘的新渔村,就要靠人定胜天的精神。因为他们必须克服自然的局限给山区渔业发展带来的困难——缺水。
据分析,500亩龙虾塘第一次用水量最少在10万立方米以上,如按传统方法,用水量在20到30万立方米。这对500亩龙虾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小事,是关系到能否在龙山脚下建成新渔村的根本问题。为了实现龙山脚下鱼满塘的美好理想,也为了建设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就水源问题我想和禾富同行进行交流,并为禾富人加油。首先,根据大墅龙山的实际情况,最好的办法是将永丰水库大坝加高加固,上游浅难加深并适度扩大,以增加蓄水量,有可能使一库变成二库。二是挖掘地下水源,打若干口井,作补充水源。三是要搞节水型渔业,即养种结合,可以在龙虾塘种莲子,因莲子习性,不喜欢太深的水,而莲的茎叶可以遮挡夏季的阳光,可为龙虾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故而可以节水。莲的茎叶腐烂后可以为龙虾提供一定的饵料,再一方面,莲的生长会吸收水中大量肥力,使水质更加优良,更加适合河虾、鳜鱼生长需要。另外,莲塘可以搭养少量泥鳅、黄鳝、甲鱼、牛蛙、田螺等特种水产品,所有这些不仅可以助推鱼满塘向良性发展,而且还为鱼满塘提供科学保证。
龙山,大自然造就,而今,龙山已进入新的时代,禾富人利用资金优势和先进的生产力,已将龙山建成花园式的旅游景区,并还将建成一个美丽的新渔村。不仅让家乡人有了一个美好家园,过上幸福生活。还让千千万万来自远方的游客,既可观赏龙山美景,又可品尝龙山脚下水中的美味。
●清流漫谈●
●灵湫微言●
桂花茶
□林如玉
自打护城河堤岸建成了景观带,市民喜爱的花草纷纷在这里“落户”,每一季都有花中的明星流光溢彩,愉悦着我们的感官。尤其是桂花,粉丝甚众,我和妻子都迷恋它的芬芳。
这里的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花期横跨九月、十月,不论白天还是夜晚,一簇簇小花缀在绿叶间,扑鼻而来的香气让人舍不得挪步。我们这里虽属内陆,但雨水丰沛,适宜桂花生长,所以,它根本算不上稀罕。若是农家,前庭后院桂花和栀子花是少不了的。我家院子原来就有几株金桂,可惜院落整修时不好安顿,最后都送了人。但是,河堤上的桂花株丛大、数量多,绵延两三公里,可称得上小城的盛景。
桂花开的季节,我和妻子晚饭后上河堤散步就更勤了,有时顶着小雨也去。前些日子,妻子听了岐黄课程,豁然开悟似的,冲我感叹:桂花不光闻着舒心,看着养眼,还利养生呢!有一天晚上走着走着,她终究拗不过花香,驻足采摘起来。碎小玲珑的花儿,大概才窝足大半个掌心,就被她当作宝贝,揣进衣服口袋。一旁的我,没理由袖手,不顾眼睛近视,就着昏黄的路灯,凭触觉把米粒大小的花朵笨拙地揪下来。
等揪了满满一手掌,见妻子仍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就好奇地问:“要那么多干嘛?过几天香气就败了。”妻子得意地说:“可以做桂花茶啊。”原来妻子说的养生,指的是拿它们当茶喝。想到它们做成甜丝丝的茶,想到腹中香气氤氲,心里顿感美美的,形同时常听到小区外桂花糕的叫卖声,远远的,会为之口舌生津。
也许,我们的样子有“辣手摧花”之嫌,这时,一位年轻女子路过,斜睨着咕哝一句:“行行好吧!”一股委屈之情涌满心头,我想过去解释。妻子倒达观,劝我不用理会,说反正我们又不是那种毛糙糙掰花枝的人。她又说,桂花是妃子命,宠不了几天。这茬花开够了,一经风雨就会落个精光。我们现在把它采下来做成桂花茶,是它们生命的重生与涅槃。
回到家,我们把鼓鼓囊囊的口袋掏空,桂花在清水盆里漂了一层,淡雅的香气瞬间填满了房间。
妻子把桂花抄起来,沥干水,摊在大号瓷碟里,一碟碟放进微波炉馏水,再倒入竹匾铺均匀,端到阳台上风干。说是待到花粒脆硬,就可装进罐子里,锁住香味,算是大功告成了。
我哪里等得及?便从竹匾里先拈一撮桂花茶出来,泡杯水品尝。
萎缩的花瓣,在渐渐泛黄的开水里再度绽放,悠悠地漂移,像妙龄仙女睡醒后于云中漫步。我忍不住,呷一口品咂,那味道的确令人神清肺爽。
之后的休息日,我靠在躺椅上看书,身旁总少不了一杯桂花茶。
中年方识桂花茶,难免生出相见恨晚之憾,品之也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