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刘 晨)“打卡”网红景点、重温红色旅程、享受自驾乐趣……今年“十一”黄金周,我市文旅市场以生态打底,文化加持,用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全市文旅市场安全有序,累计接待游客2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11%。
自驾旅游从“温”到“火”。9月下旬,全省自驾游大会在我市举办,赶在“十一”之前打响了“滁州江淮岭脊线”自驾旅游品牌。国庆期间,“滁州江淮岭脊线”沿线驿站、景区景点、观景平台、采摘园等不同程度出现人流车流集中情况,周边民宿、农家乐、度假区等多年未遇地出现了“客满”和“翻台”景象,自驾游客源主要来自长三角地区和本地周边,我市自驾游市场显示出强劲潜力。
智慧旅游从“有”到“优”。自智慧文旅大数据中心、“一码游滁州”客户端和风景道电子路书投入使用后,全市4A以上景区、206个旅游厕所、26个公益文旅场馆搭上“云快车”,游客可通过手机线上导览、线上导航、线上观展。线上监测功能对4A以上景区“错锋、预约、限流”,将疫情防控落实到位。数据显示,国庆期间,智慧文旅系统点击量超1.2千万次,为游客、市民带来实在的便利。
乡村旅游连“吃”带“购”。近年来,我市乡村旅游市场持续升温,针对乡村游主力军的特点,我市各地文旅部门结合乡村振兴工程,在满足好游客餐饮住宿需求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后备箱工程”,在休闲驿站、观景节点和景点景区等地展示展销特色农副产品、“滁州礼物”等旅游商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国庆期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49.4万人次,旅游收入8.46亿元,分别占全市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收入的57%、64%。
全域旅游从“独唱”到“合力”。每年的国庆“黄金周”都是对各地文化旅游行业的一次大考,为了把滁州全域旅游这块招牌擦得更亮,假日到来之前,我市全面整合了优惠政策和项目资金,提升完善“江淮分水岭滁州风景道”基础设施和产品配套,形成了“党政主导、市县联动、部门协作”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假日期间,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会同公安、交通、市场监管、应急、消防等部门组成督查组13个,联合执法32次,累计检查文旅景区景点及相关行业企业670余家次,未发生安全事故和游客投诉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