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宏清
“小妹呀,今天是双休日,我们一起回乡看看父母吧?”我在电话里约小姑子。
“不行啊,大宝上午要上数学辅导课,二宝下午有口才课。”小姑子在电话里解释。
“这是暑假耶,况且二宝才上幼儿中班,这么小就……”
她态度坚决地说:“嫂子,人家娃都这样,不能让咱家娃输在起跑线上呀!”
“输在起跑线上。”挂了电话,我喃喃自语。回想童年时代的自己,还真“输在起跑线上”——
8岁那年,正值我入学年龄,爷爷突然大病,家里缺个放牛娃,我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整日与牛为伴。9岁那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保障了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我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进入了学堂。虽说我入学了,可我每天要做完一系列家务活——洗衣、洗锅刷完、烧饭、喂猪、放牛……才可以正常上学。特殊时节,我还有“特殊待遇”——农忙时节,我得从学堂请假回来,充当家里的劳动力;农忙结束,我才能继续回到学堂上课。
转眼,小学五年的半学半农很快结束了。我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成了家里出色的劳动力。以至于我中学毕业后考入了中专学校,母亲却骄傲地向村民们夸赞道:“其实,我女儿种庄稼倒是一把好手!”
如今仔细想想,小学阶段,我是快乐的。因为家人从不在我耳边念紧箍咒:“你的作业都写完了吗?”“课外习题集你做了吗?”“这次考试成绩怎样呀?”尽管我当时学习底子薄,可家人却从不为此而焦虑。这对于我而言,学习根本就没有压力。然而,每日我必做的家务活,父母绝不会忘记过问。说也奇怪,每每忙完家务,拿起书本,我就感觉家人生活不易,学习机会更是来之不易,心中总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促使自己奋起直追,否则就觉得对不起父母。或许,这就是内生动力吧。
相比之下,现在的娃娃们,都“赢在起跑线上”——幼儿阶段,就开始识字、认数、学英语、进兴趣班;及至上了小学、中学,就忙着进行阅读提升、习作提升、奥数训练、理化提升、新概念英语培训以及各类艺术特长培训……大多数孩子出了学校门,就进了辅导班的门,出了这个辅导班的门,又辗转进了另一个培训班的门。
近年来,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之外又生长出了一个新的系统——校外培训机构。据统计,全国校外培训机构有100万家以上,已基本与学校数量持平。校外培训机构,打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旗号,让家长心甘情愿地掏钱,因为分数、名次、加分、升学是每个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基于不同的孩子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多家长宁愿花大把的钱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不管孩子愿不愿意,也不管孩子的学习成绩到底能否提高,但家长们依然“心安理得”地坚持去做。如今,有的校外培训下沉到了幼儿园,什么思维训练、演讲口才、幼儿英语、“托奥班”……让两三岁的幼儿,路还没走稳,就要“抢跑”。不知不觉,校外培训机构,成了大批孩子“抢跑”的“跑道”,也成了家长“制造”焦虑、“消除”焦虑的源头,造成了教育的内卷。
我们所谓的“赢在起跑线上”,说白了就是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跑中让孩子无知无畏“偷跑”“抢跑”;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时,过早、过度地开发透支了孩子的天赋、爱好、兴趣。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很多家长都铆足了劲,把高考的压力前置传导到了小学,就连满脸童真的幼儿园小朋友都被推上了高考的备用起跑线……让我们的孩子满负荷地提前“抢跑”,饱受着应试教育的“侵略”。孩子们本应享受的快乐童年时光,大多被纸上谈兵的应试所填满。
殊不知,起跑线上孩子的想象力、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尚处于幼芽状态,一丝小小的不当之力就可能使其荡然无存,甚至有摧枯拉朽的反作用。孩子在幼儿期,需要完成包括感官、语言、大动作和细微动作、秩序、社会规范等很多方面的探索和学习,这些需要在真正属于他们的游戏中进行。如果过早地进行文字和数字等智力学习,会把孩子的注意力人为地转向对抽象符号的关注,促使其丧失很多在真实世界中的体验和思考,以至于无法了解和感知身边很多真实美好的事物,这将破坏人类天性中的爱、兴趣、好奇心和同情。孩子的冷漠、孤僻、迟钝……将在悄然中形成。
“赢在起跑线上”的中小学生,被异化成了学习考试的机器,容易造成自理自制能力缺乏,生活生存能力低下,没有抗挫折能力,创新能力几乎成了空谈。许多“优秀”孩子上了大学,游戏成瘾,考试挂科,不能毕业;有的即使毕业也不愿工作,不想工作,沦为啃老一族;更为严重的患上了抑郁症,自闭、厌世、自杀……
“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却“输在了人生终点线上”,这确实引发我们深思。人生马拉松,不是一条跑道、一场竞赛。起点早一点,晚一点,快一点,慢一点,没有多大关系,因为教育的成功是终点线的竞争。只有家长“拿得起”,孩子才能“放得下”。只有让孩子心安理得地“输”在知识填鸭的“起跑线上”,我们才能从容不迫地在“起跑线上”“赢得”孩子芬芳的明天。
(作者单位:全椒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