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6日
第A06版:专 版

写制造工匠 赞劳动之美

滁州日报社关工委等组织小记者活动文章刊登

最美工匠 李郁凯

2021年7月13日,我参观了全柴公司,深深被殷俊所感动。

殷俊2012年入职全柴,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职工。他通过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在充满汗水和心酸的工作历程里走过十多个春秋,如今他已经是一个独当一面的总工程师。我们问他:“殷叔叔,这些年在工作中最令您兴奋的一件事是什么?”他说:“最兴奋的事就是在朱总的指导下我们完成了柴油机升级的突破,这是令我终身难忘的一件事”。

我们参观了很多车间,殷叔叔还亲自给我们进行操作,手指在电脑上点了一下,所有机器都在干自己的活,我和同学们都感到惊奇。殷叔叔说:“这是全自动控制技术,一个车间只需要一个人操作和巡视来完成所有生产工作”。殷叔叔一边带我们参观,一边给我们讲解,时不时还给我们操作示范一下。

在这里我们学习了很多教室校园里所了解不到的东西。

“多少个记不清” 鲁梓翀

7月13日,滁州日报社的两位爷爷带领我们一行二十多小记者踏进了全柴。厂区大门,那腾飞的造型设计;厂区内,一排排厂房像出征的战士,这里是圆梦的地方。

走进金二、金三车间,工人叔叔忙碌着。车间高级企业管理人员给我们讲述了全柴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劳模、工匠大师的事迹,有的小记者还不时地提问,我们被他们的事迹深深感动着。其中有一位叫陈辉的叔叔,他是劳模,比我爸爸的年龄还小。他可是了不起的人,进厂11年,多少个夜晚办公室灯火通明,他记不清;放弃多少个周末和节假日,他记不清;多少次因工作需要,不分昼夜随叫随到,他记不清;参加过多少次技术研讨,他记不清;在车间开过多少场产品分析会,他记不清;多少次他蹲在车间水泥地上用石子画流程图为大家作讲解,他记不清。他记得清的是公司每个开发产品的技术状态。

多少次的记不清啊,这就是全柴人,他们用汗水和智慧成就了全柴。我要向全柴人学习,学习他们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刻苦钻研的精神,长大后我也要当全柴人。

以匠心,守初心 乐欣然

匠心筑梦,一身传奇。参观完“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后,不论是在技艺还是精神上,我最佩服一个人,他就是全柴集团的高级工程师——沈家文大师。

沈家文的技艺是高超的,他父亲是厂里的老员工,从小就耳濡目染,因此喜欢上了发动机行业。在沈家文看来,无论机器自动化发展到哪一阶段,都需要工匠之心,作为一名工匠,制造出的产品一定要精益求精。现在的他已经对发动机的一切,早已了如指掌。选一行,爱一生,忠一世。在厂子里,沈家文还是一名老师,子承父业的他时刻不忘培养接班人。“我想把技艺传承给年轻人,也要告诉他们要干一行爱一行,就好比当年父亲教我一样。”

其实,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弘扬工匠精神,庖丁、鲁班就是其中优秀的工匠代表。现如今,我们国家优秀工匠更是数不胜数,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成就了更好的中国。弘扬工匠精神,推动万众创新,创造更好更高的品质,打造更好的品牌,树立精益求精的态度,实现中国梦就指日可待了。

传承工匠精神 张宇芬

全柴公司自开创以来已有72年的历史,该公司从艰苦创业到现在做大做强,公司里每个员工都辛勤工作,其中有一位大师更是让我们感叹,他就是——沈家文。

沈大师是一位对待问题一丝不苟,对待工作十分严谨的一个人,在发动机研究方面,他堪称专家。沈大师平日工作不断创新,不断研究,与此同时他也十分热爱这个行业,在不知不觉中,沈大师在这一行业奋斗也有二十多年了。

沈大师说过:“做工匠一定要保持匠心”。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的人才基础应该是技工。今年是沈大师在全柴工作的第29年,他一直通过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展现着匠人精神。

全柴集团采访总结 邰义婷

今天,我去参观安徽全柴集团。

我们了解了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兼设计工程部部长陈辉先进事迹。陈辉叔叔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技术研发一线工作,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恰尽职守,勇于担当,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知识储备。面对省内外同行业企业高薪诱惑,陈辉同志毫不动心,始终坚持在公司技术研发第一线,参与到每一个产品设计、质量整改方案的制定,为全柴的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工匠精神使中国制造业腾飞 刘语欣

全柴集团有许多非常优秀的员工,例如沈家文。“做工匠一定要保持匠心。”沈家文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沈家文大师的工作室共有6人。

“当技术工人照样能出彩”,“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我国历来就有铁匠(把铁加热用人工一锤锤打造用具、劳动工具等)、篾匠(用刀把竹子破开,在编成筐、筛子、篮子、席子等)、瓦匠(盖房子的人,用砖头一块一块砌高楼)。工人和工匠虽一字之差,但是区别很大。工匠对工作十分热爱,精益求精,对精品的坚持与追求,专业,专注,一丝不苟且孜孜不倦,这就是工匠精神。当下,“中国制造”正在迈向“中国智造”,只有工匠精神才能使中国制造业腾飞。

我们要弘扬工匠精神,让这种精神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像每一位工匠那样不忘初心,大胆创新执着坚守,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吧。

参观全柴之后 吕欣颍

参观完全柴之后,我非常敬佩一个人,那就是沈家文大师。

沈大师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尽心尽力,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工程师。他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去解决问题。他在刻苦钻研、敢于担当中度过了29个春夏秋冬,终于取得了现在的成就。他发现并解决一个问题只需要短短十几分钟,这难道不是只有一个优秀人才才能做到的吗?员工有不会的问题去请教沈大师,沈大师还会认真细致的跟员工讲解并分析,这难道不是只有高尚品质的人才能做出来的吗?

工匠精神其实就是一种一丝不苟的责任,一种爱岗敬业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执着,让我们把工匠精神传承下去吧。

荣誉的背后是付出 胡孟婷

全柴是我们家乡的骄傲。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出发之前兴奋极了,脑子里充满了对工厂的想象和期待。

最让我难忘的是关于先进人物的介绍。这么悠久的历史,这么多的荣誉背后都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在不断的付出和坚持,从而创造伟大的价值。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这是我听到工作人员介绍中影响最深的一句话。当一个工人在每天重复平凡的工作中能够保持高度的投入和认真,重复的工作于生活对每个人都是一种锻炼,而他们却能够一直保持着对工作的热爱,对每天重复的工作内容不但没有厌倦,而且从中获得了乐趣更加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奇迹,发挥出巨大的贡献。有多少人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能够一直保持着不断的坚持和追求,永不疲倦的专注,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孜孜不倦呢?家乡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的默默贡献,工人是一切的生产力,当工人自发的开始提升自己时候,便会创造生产力的奇迹,当所有人开始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努力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的社会就会再次创造发展的奇迹。

传承工匠的精神 许诺欣

就在那一天——7月13日,我们参观了全柴。最令我最敬佩的人莫过于他了——沈家文。沈家文是电工技师、工程师,曾在滁州市第一届企业职工技能大赛中荣获维修电工竞赛第一。

沈家文他是一个对待问题一丝不苟,对待工作又十分严谨的人,在发动机研究上,他堪称专家。他不断创新,不断研究,与此同时他也十分热爱这一行业,不知不觉中,他在这一行业干的也有二十多年了。

他喜欢这一行业,喜欢到可以胜过一切。也许是受他的父亲所感染,他的父亲可以说是一个机械行业的老员工了。自此,他也爱上了机械行业,虽然当时机械行业的工作十分艰苦。但是他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改变一切。为此奉献了他那29个春夏秋冬!请你仔细想想,谁又能有多少个29个春夏秋冬呢?谁又能坚持同一个行业几十年呢?

沈家文他对自己的工作十分热爱,对工作也十分严谨,工作态度也是一丝不苟的,这兴许就是“工匠精神”吧?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这里,我可以理解为:只有努力了,才会获得相应的回报与喜悦。

工匠精神 方庆慧

创造世界强国离不开工匠精神。

今天的中国,不仅能在高尖端科技实现领先,华为、联想、海尔、格力等中国企业也在其领域内位于世界前沿。在古代我国就已经对工匠精神十分的重视,庖丁,鲁班就是其中优秀的工匠的代表。现如今,这些优秀的工匠代表更是数不胜数,比如,高凤林,中国焊接第一人,很多公司高薪请他去工作,他都拒绝了,就是因为他对焊接技术的那种执着的追求与热爱,成就了现在的他。其实不止高凤林,还有许多许多像他那样的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认真的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成就更好的中国。

我们更应该弘扬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创造中不断地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地改进,追求更高更优越的品质,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让中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让中国的科技水平走在世界的前沿。

工匠精神,我们需要它 荣家齐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懵懂无知的我并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直到近日,我有幸在学校的组织下,跟随老师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我们全椒的全柴集团。在这里我见到了陈辉主任,通过他的事迹懂得了什么是工匠精神。

在车用国六产品开发中,为使产品质量性能更优,他冒着45度的高温,带领党员攻关项目小组在吐鲁番进行高温实验;冒着高原缺氧的生命危险在4700米的昆仑山口进行高原实验;冒着零下30度的极寒进行高寒实验;最终经过一系列复杂困难的试验,产品大获成功。目前国六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比国家法规要求提前两年达标。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只有脚踏实地、心平气和、专心致志刻苦的钻研,才会为祖国制造出更多优秀的产品。

劳动换来了喜悦 胡恒川

在参观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后,我最敬佩一个人——陈辉。

他以对党的忠诚,对发动机制造业的热爱,他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依次获得各种荣誉。他毕业后,每天都夜以继日地工作。在公司遇到难题时,他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按照国家最新节能减排要求制造出了国V发动机。在车用发动机国六产品的制造中,为使产品性能更优,他冒着高温,冒着极寒等各种关乎到自身安全的危险。在产品正式投产前,节能降耗、挖潜增效都由他来完成,由他完成的任务,每次都是超额的。

每次的劳动,每次的精疲力竭,每次的辛勤付出,换来的总是喜悦,而这喜悦的背后不就是陈辉那种伟大的工匠精神吗?

不要认为自己的力量太过渺小,人人都是不可屏蔽的存在,若每个人都能勿失工匠精神,中华大地会更加温暖!

弘扬工匠精神 贾学研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工人数量众多,但能成为工匠的并非易事。

全柴在2017年提出改善提案制度,让企业变得更好。曹宗奎提出了切削液回用的方案;韦庆提出了设备电机运转监控的方案;宇丽提出了挺柱孔绞刀性价比改善的方案。虽然这些改善的地方都是细微的,但这种工匠精神才是至关重要的。他们的任务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每项工作都做到极致,工作严谨细心,一丝不苟,默默付出,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努力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制”,这就是工匠精神。

我们要弘扬工匠精神,让这种精神加入到我们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当中,像每一位工匠那样不忘初心,大胆创新执着坚守,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吧!

颂扬工匠精神 王李缘

这次参观不仅让我知道了全柴,还让我认识了一位工匠大师——沈家文。他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将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向技能报国之路。

要知道,在沈家文刚进厂时技术远不如现在先进,但他靠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信念一步步走到现在。在技术还不成熟的时代,继续机械行业就只是靠力气,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他们进行了改善,可能只进步了一点点,但许多的一点点聚集在一起就变多了。现在生产线上有了技术先进的机械手臂,这也代表了他们在与时俱进。

当技术工人照样能出彩 温家怡

据我了解,安徽全椒柴油机厂成立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年成立。

全柴集团有许多优秀员工,如沈家文。据资料显示,沈家文是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中级工程师。“做工匠一定要保持匠心。”沈家文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我很荣幸地见证了制造到智造的发展全过程,未来我会继续努力工作,为国家制造业添砖加瓦。”沈家文这句话激发了很多年轻人。

“当技术工人照样能出彩”,“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 。我国历来就有铁匠、蔑匠、瓦匠,工人和工匠。虽一字之差,但是区别很大。工匠对待工作十分热爱,精益求精,对精品的坚持与追求、专业、专注、一丝不苟且孜孜不倦,这就是工匠精神。当下,“中国制造”正在迈向“中国智造”,只有工匠精神才能使中国制造业腾飞。

精益求精的劳动者 张锦易

今天,我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来到了全柴。我们进入了全柴的生产车间,工人叔叔精心制作了好的产品,用一个字词形容,那就是“精益求精”。

在这次参观中,工人叔叔还给我们讲解了许多的人,如沈家文大师,他的工作室内虽然简陋,却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工作室里的两台机器就如同这个企业的大脑,还有一些工人做出了一些改善提案,对工厂都有不小的贡献。如曹宗奎,他通过一些废物利用的方法,为公司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销。伟庆,他通过在通风处放上一个小风车,可以看出通风口是否有风,减少了工人体力的消耗。于立,它在转头上装了加工倒角的物品,可以不用再很麻烦的一直换刀,并且节约了成本。

梦之初 朱敬强

1949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的新中国诞生了,1949年也诞生了全柴。全柴集团乃至全国的经济都很薄弱。如今,全柴集团摇身一变,市值过亿,员工上千。

全柴的腾飞依靠的仅是雄厚的资金吗?不是的。仅是先进的技术吗?也不是。全柴集团的腾飞靠的是坚守匠心的精神和精神的传承。俗话说得好,匠心必有传承,传承必有才人。一个伟大的公司,总是要有优秀的人相助。这样的人在全柴有很多,工作九年的殷俊、工作二十九年的沈家文……

殷俊是沈家文工作室的另一个大师,可他对自己的评价却是“我只是一个打工人,只不过运气好了一点而已”。

不论是谁都有谦虚的品质,劳动扎根在我们心中,也在你们心中。匠心扎根在我们心中,也扎根在你们心中,全柴匠心独具,圆梦始于全柴!

每件事都做到最好 马孟梓

参观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后,我最敬佩一个人,他就是全柴集团中级工程师——沈家文。

沈家文在全柴创办了一个名师工作室,他工作上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每件事都力求做到最好,把青春都给了机械研发业。

每一次的汗流浃背,每一次的脏苦累,每一次的不懈研究换来的总是喜悦,而喜悦的背后不正折射出沈家文大师这种伟大的工匠精神吗!

随着时间的迁移,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的改进让机械行业变得更为成熟,沈家文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沈家文对本职工作十分热爱,对品质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工作热情,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这就是工匠精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默默的付出总有收获的喜悦,沈家文大师让工匠精神和劳动的喜悦一直传承下去!

刘德俊摄

编者按:一个国家制造业发不发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工的水平和比例。为了让下一代了解制造业,进而献身制造业,为我国制造业贡献才智,今年暑期我们联合全椒县关工委、全椒县教体局关工委,组织全椒县第二实验小学部分学生,到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以“写制造工匠,赞劳动之美”为主题的小记者采访活动。现刊登部分稿件。

制造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陈浩向小记者介绍新产品。 王兰权摄

瞧,小记者记得多认真。 胡金怀摄

金加工分厂综合管理科科长费晨向小记者介绍生产情况。 王兰权摄

2021-09-26 滁州日报社关工委等组织小记者活动文章刊登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52201.html 1 3 写制造工匠 赞劳动之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