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3日
第A12版:最美颂歌献给党 乡村振兴正当时

城市蝶变 在乎山水之间也

○全媒体记者包增光

滁城中都大道上的体育馆和图书馆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全媒体记者计成军摄

今年6月,市委书记许继伟在接受《新安晚报》采访时表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在办好实事上下功夫,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同创建文明城市、提升市民素养、保障改善民生、提升城市管理等方面紧密结合,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确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我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一直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2020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城市环境。

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公租房保障等,一项项民生工程贴心、暖心;“红色物业”小区试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政建设精细化水平推进、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一个个民心工程用心、细心。2020年以来,我市的城市环境日渐美观、城市功能明显改善、城市面貌日益改观,一座天蓝、水清、生态、宜居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市正在形成。

全心全意

推进城市建设、着力改善民生

改造后的滁城金燕小区市民文化乐园广场。 全媒体记者计成军摄

城市发展,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近些年来,我市以推进宜居城市建设为着力点,切实把城市建设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

棚户区改造事关群众安居乐业,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我市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进一步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2020年,全市累计新开工20782套,占目标任务的110%;累计基本建成9170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7%,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19亿元,总量位居全省前列。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我市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顺应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期盼,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2020年,45个老旧小区改造均已完成,改造户数9759户,改造面积106.53万平方米。

农村危房同样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2020年,我市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数763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5户)全部完工。农村危房改造取得良好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贫困群众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居者有其屋”,是老百姓的朴素愿望。2020年,我市公租房保障力度持续加大,共建设公租房50424套,并全部分配入住,让住房保障政策惠及更多住房困难群体。这一年,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1921户,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11%。

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山。我市完善监管制度,规范监管行为,保持高压态势,防范事故发生。加大工程质量社会保险推广力度,开展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引领质量提升,打造精品工程。2020年,我市创建国家3A级工地2项,省级标化工地18项;10个项目获批省优质工程“黄山杯”;3个项目获批“中国安装之星”,数量居全省第一。

不遗余力

改善城乡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在琅琊区光明园小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作业。

全媒体记者卢志永摄

工人们对滁城蓝天西区屋面进行改造。 全媒体记者计成军摄

在滁城山水人家小区西侧西涧路沿线,工人们正在安装设置450米全遮挡式隔声屏。 全媒体记者卢志永摄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市一直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为了给广大市民提供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我市不遗余力地扮靓百姓“家门口”、畅通绿色“微循环”、打造舒适“生活圈”,大力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和市民生活品质。

人民群众在哪里,民生需求在哪里,党建就覆盖到哪里。2020年以来,我市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对社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的领导,以更好地破解物业管理难题,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增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和谐局面。开展“红色物业”小区试点,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全市已有565个小区、125个业主委员会、150家物业企业成立党组织。此外,采用“集中打捆”“就近打包”等模式对无物业小区引入物业公司管理,推进物业管理覆盖率提升。

在我市广袤的农村地区,“脏、乱、差”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宽阔的广场上、整洁的公路边、明亮的路灯下,老人们跳着广场舞、青年人运动健身、孩子们到处嬉戏。环境美了,村民的心里也亮堂了,处处感受到美丽乡村的无穷魅力,幸福感、获得感挂在每个人的脸上。我市8个县(市、区)全面实行“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市场化处理模式,实现农村环卫社会化投资、市场化运营、规范化管理目标。2020年,我市收集农村生活垃圾47.94万吨,无害化处理46.1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96.2%。

在市政建设精细化水平工作中,我市大力推进供水、供气两大行业基础性设施建设,去年累计新建自来水管网43.356公里,累计完成改造12.564公里;累计完成燃气中压管网建设105公里,次高压管网35.7公里。推进天然气“镇村通”工程,对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好村镇纳入城市供气管网,40个乡镇及中心村通上天然气。加快滁城步行及自行车等慢行系统建设,建成公共自行车无桩站点112个、有桩站点208个,投放公共自行车7250辆。加快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泊位6808个。

走出家门,天空蔚蓝如洗,空气清新怡人,每个人都神采飞扬、精神焕发。空气质量的好坏,成为不少市民的心情晴雨表。为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源头治理,切实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打好“蓝天保卫战”,我市推广“互联网+监管”模式,依托建筑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推进“智慧工地”建设。2020年累计检查建筑扬尘治理项目660项次,发现问题1480余条,下发停工通知书30份,限期整改通知书98份,约谈项目工程26个。

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牵涉人民福祉,关乎人民未来。让滁州的水更清、更绿、更美,是每个滁州人都十分关心的大事。2020年,我市依旧聚焦水环境治理,全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滁城5个黑臭水体完成整治,通过住建部“长制久清”评估。各县(市)15个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全市改造污水管网86.6公里。中水回用项目建设全面开展,市清流污水处理厂水质提升湿地项目试运营。

2021-09-23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52102.html 1 3 城市蝶变 在乎山水之间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