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惟熙
关于滁城的古城墙,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其一,滁城有古城墙吗?有啊。
滁城的古城墙有两座,一座叫子城,一座叫罗城。子城是内城,用以保护州衙的。唐高祖武德三年(620)修,周长为一里一百六十二步,高一丈五尺,上建女墙。罗城为外城,是滁州城的护卫,修建于唐代以前。历代不断扩大,到元末,朱元璋率义军攻占滁州以后,命郭景祥修城,扩大了城池规模。罗城周长九里十八步(4265米),六座城门,面积1.7平方公里(1983年县级滁州市城建局测量)。同时在城外开挖护城河。六座城门外,各有一座半圆形的小城保护城门,叫月城。月城的城门开在侧面,不是从正面开的。平时进城,是要缓缓的进,可以防止有人骑马横冲直撞,不能伤人。战时,可以增加防御性。
直到1949年,老城规模依旧,旧城墙夯土墙垣仍在,有部分被毁。据1983年县级滁州市城建局测量,其范围走向为:南门口向西,经解放小学南侧420米,转向北260米,转向西300米,转向北,经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区、上水关500米,转向东200米,隔西大街向北250米,转向东450米,隔北大街向东600米,经军分区北侧,转向南400米,至东门口、下水关,沿环城路885米,到南门口。
其二,滁城古城墙的毁弃。
光绪《滁州志》说,清末咸丰八年(1858)太平军叛将李兆寿盘踞滁州,子城被毁。
日军侵占滁州后,拆除了东门城楼。
1952年打开西、北城门,使城内外交通连成一体。1954年拆除南门城楼,改东门口至南门口段城墙为环城马路(后划归南湖公园),下水关降低高度,成为环城马路的一部分。其余城垣大部分植树,部分城垣被市民取土、建筑房屋。二十多年前,滁州报纸上还有消息,说城墙上住户的房屋地基被暴雨冲刷,成危房。
十年前,南湖改造,把南城门以西、解放小学以南的那一段城墙铲平,建成了宋城美食街。前几年,北湖改造,沿湖内侧修了环湖公路,在2017年、2018年,先后铲平了北门东菜园、西菜园到半条巷那一段城墙,把那里也变成了环湖马路。至此,元末明初修建的滁州城墙几乎全完了,而修城同时开挖的护城河却保留了下来,而且还得到疏浚、治理、改造,变得很美了。“金城汤池”,城和池本来是一对,而且同是明代建筑,同是应该保护的对象,如今他们两个却一毁一存,使人感慨不已。作为补偿,先是在南湖边、下水关南的环城马路上,新建了一排城墙垛;接着,在宋城西,就是古玩城那里,新修了一段仿古的城墙;后来,在北门口,新建了一座城楼,叫作“拱极门”。我们呼吁,在开发旅游景点的同时,也要保护历史遗存。
其三,滁城古城墙现状。
万幸!滁城的古城墙还有两处。
一是子城的残留,它在鼓楼街的西端,老一中的老大门的对面,一院北院区的东边。老一中是唐宋元明清滁州州衙所在地。它的老大门对面有一段高高的土堆,从鼓楼街西端上坡处(古子城行春门,明代大观楼的地方)开始,大约有数十米长。这就是子城的残留,明代时,管邮递的总铺就设在那里。子城与衙门之间的大路,是不允许闲人走的。明代正德年间,朝廷军队路过滁州,去江西讨伐叛军,从南桥经过西桥,就往南经过古马路出城。现在那上面有一排房屋,住有人家。另外,还有一段,也应该是子城的遗址,不过不明显了。我们都知道,老一中分为东西两半,西边地势高,东边地势低,相差有两米多。分隔处是笔陡的高墙。依据古代滁州州衙地图来看,这一段高墙,应该是子城的地基。在高墙上面再筑城墙,就是保卫州衙的子城了。紧挨着高墙的里面,是古代的监狱。
还有一段罗城的残留,位于四中的东边,南北走向,大约七八十米长。这一段古城墙的东边,是百货公司的服装厂;古城墙的西边,是百货公司的仓库,仓库西边才是四中。仓库正对着丰乐北巷,北湖改造时,丰乐北巷正好可以接通环湖公路,所以,这里的一段古城墙就被保留下来了。
这两处古城墙的残留,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