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3日
第A01版:要闻

激活文旅“一池春水”

——我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综述

全媒体记者李文刚

琅琊有胜境,岭上见风景。畅游在皖东这片广袤土地之上,人文与自然景观目不暇接。

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滁州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我市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总体思路,围绕机制创新、产业融合、产品供给等,推动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全方位、多维度融合发展,着力将资源禀赋转化成有内涵、有品位、有效益的旅游牵引力、文化软实力。

文旅融合,牵手诗与远方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时下,全线贯通的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成为滁州最时髦的网红打卡地。自驾、骑行或漫步其中,无不让人如临“梦醒听鸟鸣,闲坐读风月”的诗意之境。

江淮分水岭,一岭分南北,江淮各自流。地处江淮之间的滁州,则是江淮分水岭地区品质的完整展现和精华汇聚之地。

2019年,《滁州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全域旅游规划》正式通过专家评审,规划立足江淮分水岭这一独特地域,以琅琊山为核心,以国家风景道为媒介,整合文旅资源,划时代开启了滁州全域旅游的新航道。风景道主廊道(主线道路)总长约430公里,跨联8个县(市、区)30个乡镇69个美丽乡村,以“一核(琅琊山)、一廊(风景道主廊)、六口(6大廊道主入口)、七段(7个特色区段)、十五支(15条连接支线)”的空间布局,建设皖东“千里画廊”,带动沿线众多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业态发展,打造最具滁州特色的景观道、休闲道、产业道、富民道。

不仅如此,我市在文艺创作与文化供给上下大力气、做足文章。出台《滁州市民营艺术院团舞台艺术创作孵化及展评奖补办法(试行)》,加大民营艺术院团扶持力度,《红盖头飘起来》《火种》2个小戏入选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天长俞金花扬剧团获评全国基层文艺院团先进集体。黄梅戏《一个都不能少》入选全国和全省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

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提前实现村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全覆盖。五年来,全市建成投用“农民文化乐园”179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23个、普通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732个;创新建设市民文化乐园58个,建成投用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2个。举办“出彩滁州人”演出季活动6届120余场,线上线下参与450多万人次。

文化兴,则旅游旺。这组文旅“双赢”的数据让人兴奋:“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超1.2亿人次,旅游销售收入超1030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分别增长111%、138%;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14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5%、117.4%。

产业带动,释放叠加效应

“五年前来琅琊山景区,看完醉翁亭就算结束了旅程。这次来发现可玩可看的项目太多了,琅琊阁、碧霞宫、六方亭、会峰亭、飞越丛林探险……”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南京市民刘先生带着家人再游琅琊山。

琅琊山大变样只是我市文旅产业发展的缩影。过去五年,全市文旅系统站在文化大发展、旅游大繁荣的角度,深度挖掘滁州历史和自然文化资源,以“项目引领+品质提升”,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重大项目齐头并进,全域建设快马加鞭。“十三五”时期,我市以实施旅游业“五个一批”(精品景区、特色线路、新业态、特色商品、领军企业)建设工程为抓手,培育重点文旅项目106个,总投资超1400亿元。7个项目入选全省首批“512”重点项目库,数量居全省前列。谋划确立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滁州明湖文旅片区、滁州古城文化休闲旅游区、环琅琊山旅游区等“十大”重点文旅项目,总投资达1690亿元。截至202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约230亿元,13个项目投入运营。谋划风景道沿线文旅招商项目70余个,计划总投资达38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编制实施滁州市文旅品牌创建三年行动,全面提升文旅产品供给水平。围绕“醉翁文化”“大明文化”“儒林文化”,推动琅琊山景区提质升级,创建国家5A级景区;推动凤阳县明中都皇故城遗址公园建设,激活“凤阳是个好地方”文旅龙头等等。

据统计,到2020年末,全市共创建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42个(其中4A级景区6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省级旅游小镇36个,省级旅游研学(康养等)基地12个,省级旅游农家乐、民宿199个;创建滁州市印刷包装科技产业园、长城影视基地等4个省级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园区(基地);培育特色旅游商品88种。“一道两核三区多点”的旅游业发展格局,全力彰显了滁州景观之美、人文之秀。

举目是风景,处处皆风情。站在新的时代浪潮之上,全市文旅系统将持续打好文化自信牌,奏响文旅融合交响曲,全面激活“文化+旅游”的“一池春水”。

2021-09-23 ——我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综述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52052.html 1 3 激活文旅“一池春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