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媛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招商引资“朋友圈”越来越广;5亿元、10亿元、20亿元,单个项目投资体量越来越大……
聚焦、聚焦、再聚焦,突破、突破、再突破!金秋九月,在滁州经开区各个重点项目工地,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塔吊林立,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快车键”。
击鼓催征,决战决胜。今年以来,滁州经开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主战场”,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把做大做强产业链作为主方向,多措并举、多维发力,致力于把经开区打造成为全市改革开放新高地、创新发展新引擎。
强化招商引资 全力以赴上项目
8月28日上午,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暨2021年全省第八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滁州分场推进会在滁州经开区盛诺平板显示器光电玻璃精加工项目现场举行,强势掀起了项目建设的新热潮。
项目是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是实现稳增长、扩投资的重要基础。当前,滁州经开区上下全面强化“项目为王”理念,突出招大引强和项目建设,以只争朝夕的姿态真抓实干,全力确保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
相比过去单一的招商方式,经开区更加注重招商方式的创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严把引入关口,坚决摒弃“捡到篮子都是菜”的招商理念,实施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班子领导带队多次赴南京、上海、深圳等地深入研究企业布局和投资动向,进行重点联系、重点跟踪,着力引进落地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特别是针对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汽车及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和光伏制造新兴产业,积极谋划上下游配套项目,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
为推进签约项目加快落地,经开区全面推行月调度机制,召开招商引资项目调度推进会议,对新签约、新开工和在建的项目逐一“过筛”,分析解决存在问题,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同时,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切实提高项目转化率,加强闲置土地和低效能企业处置,采取“一企一策”,规范工业厂房转让出租的要求和流程,明确入驻企业和项目的要求,确保“腾笼换鸟”有序进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快”步领跑,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1至8月,累计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3个,其中100亿元工业项目1个、20亿元项目3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协议引资241亿元,到位资金139.5亿元,增长34%;单个项目投资额近8亿元,增长72%。“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闪闪发光”,成为滁州经开区项目建设的真实写照。
补齐各项短板 稳住经济基本盘
滁州经开区“加速度”背后的成功密码是什么?是一群敢闯敢拼、攻坚克难的经开人,更是一套以项目带动、项目化推进为抓手的新时期发展体系。
在项目签约入驻前,组建专班深入一线服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解决项目实际困难;“保姆式”服务、一窗通办等改革措施落地,优环境、谋发展的体系逐步健全……今年以来,经开区按照“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要求,健全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效能,擦亮“亭满意”营商环境服务品牌。
招商更需安商,“口碑”比什么都重要。经开区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加大减税降费,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召开各类宣讲会20余场,兑现政策扶持资金近5亿元。严格落实“四个一”帮扶机制,全力解决企业用工、融资等难题,累计帮助企业招工近5万人次,协调135家企业高管子女入学,组织企业参加政银企对接,签订协议金额50亿元;新增市场主体3000余户。同时,采取政府搭台、市场运行方式,建设并运营滁州经开区人力资源市场,通过平台加强企业间、企业与劳务公司间协作,形成人力资源在园区周转集聚效应。
重大项目不仅要招得来,更要落得下。经开区坚持夯基础、提品质,累计为项目供地1500余亩、完成土地征收1000亩、场地平整1740亩,建设市政道路3.4公里、供电专线25公里、110千伏变电站2座、绿化改造提升53万平方米,为项目建设搬走“绊脚石”、赶走“拦路虎”。
比亮眼数据更为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使得滁州经开区发展动能蓄势升级。结合滁州智能家电产业基础,经开区牵头推进智能家电产业链发展工作,制定智能家电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对全市100余家规模以上家电类工业企业进行逐个调查摸底,编制产业“十四五”规划,邀请专家担任顾问,与赛迪、云镝智慧、华为云等进行多频次对接,邀请宗申集团忽米网加入提供技术支持,完成平台规划方案编制,致力打造企业级、行业级、区域级乃至覆盖全省的产业互联平台。
当前,正是大干三季度、决胜下半年的关键时期。作为滁州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突击队、主力军,滁州经开区正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用力唱响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