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张开兴
城乡建设与发展,事关民生福祉,攸关百姓幸福。
8月13日,市委六届十三次全会上,市委书记许继伟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全力抓好城乡协调发展,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高质量推进城乡建设与发展,需要坚定必胜的信心,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咬定青山不放松,实干兴滁,这是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市以更高站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的题中要义。
接续奋斗,不断书写新的荣光。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坚持经济发展每前进一步,民生改善就跟进一步;民生痛点在哪,城乡建设的工作着力点就在哪。全市上下同心同行、共谋发展、不懈奋斗,持之以恒走好新时代城乡统筹发展之路,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形象品位逐渐提升,放眼皖东大地,目之所及皆是风景、心之所向皆是幸福。
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质水稻种植示范区。 全媒体记者计成军摄
醉美滁州宜居宜业
一城山水半城山,一座琅琊山,半部滁州史。
守住好山好水好生态,发挥好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让记忆中的滁州绽放芳华。
2018年起,全市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积极行动。重新修整琅琊阁,保留修缮碧霞宫,根据志书记载增加六方亭、会峰亭等历史遗存,重现山水园林的古典韵味,为千年琅琊山“穿上”新衣。
在滁州古城,恢复建设奠城楼、吴棠故居、章益故居、吴敬梓纪念馆;在城南新区,投资建设花博园等;在琅琊山主景区,引进飞越丛林探险项目,规划建设长三角区域具有一流品质和高水准的特色民俗度假区,实施推进建设漂流体验区、水上娱乐区、水上运动区、魔幻森林区和户外拓展区……
挖掘历史人文遗存,注入现代元素,焕发时代活力,千年亭城景融城中,更具特色、更富吸引力。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是衡量城市品质和发展水平的最优标准。
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抢抓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历史机遇,大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让城市更宜居宜业。
我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断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
认真贯彻落实“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严厉打击违规销售、违规交房、收取团购费等违规违法行为,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着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将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新就业无房职工、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新招录的定向选调生等群体逐步纳入保障范围,充分发挥住房保障在解决群众住房问题上的“补位”作用。全市累计建设公租房5.1万套,已全部竣工交付并分配入住。
严把棚户区改造范围和标准,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充分发挥棚户区改造在改善民生、补齐短板、扩大需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改造棚户区9.11万户,基本建成6.18万套,帮助26万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圆了安居梦。
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纳入“为民办十件实事”强力推进,全面改造提升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重点挖掘各个区域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个性特色资源,打造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居住区风貌,让老旧小区成为“居家花园、生活乐园、精神家园”,实现“破旧立新、一区一景”的华美蝶变。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累计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64个,面积410万平方米,惠及约10万人、4.2万户。
同时,我市还聚焦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大幅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聚焦“一尊重、五统筹”,大力推进“四创一建”,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城市综合功能明显增强。2020年底,全市城镇化水平达61.84%,较2015年增加12.84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03平方公里,较2015年增加19.16平方公里。滁州已进入以城市为主导、城乡统筹发展新阶段。
新阶段尤需新作为。
我市坚持系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实施城市道路交通提升工程、城市停车场建设行动等,着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截至2020年底,滁城人均城市道路面积40.43平方米,建成区道路面积率22.36%,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21.54公里/平方公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97.0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燃气普及率、供水普及率100%,新增城市公共停车泊位4782个。投放公共自行车8000辆,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分担率已达80%。
今日的滁州,已成功获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在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滁城遵阳街、北大街、金刚巷被列为安徽省历史文化街区;章益、吴棠故居完成修缮对外开放,拱极门、大东门开门迎客……千年亭城正大放异彩,邀请八方来客,品味诗意中的琅琊山,追寻记忆中的滁州四门六关七十二条半巷,共同感悟滁州之美。
亭好滁州文明有礼
从“大滁城”到“大江北”,滁州城市建设的帷幕逐渐拉开,城市不断向外拓展,楼高了,路宽了,城市“骨架”拉开了。追赶城市建设的脚步,我市坚持下足“绣花功”,精雕细琢,让城市管理跟上发展步伐,让这座城市不仅人人“仓廪实衣食足”,更凝聚起“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
几年来,紧密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工作落脚点放到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难点、痛点、堵点上,大力实施老城改造、河湖治理、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老旧小区、棚户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改造提升等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城市发展“旧貌换新颜”。
文明于城,是为民的砥砺前行;文明于人,是沉淀的道德品质。
从城到人,由人到城,温暖千年亭城,传递文明力量,关键在于“人”。
我市出台《滁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滁州市民公约》与《滁州文明16条2.0版》,制定《滁州市关于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的工作方案》《滁州市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工作方案》《滁州市关于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方案》等,推动出台全省首个《公筷公勺服务规范》《餐饮节约行为规范》,持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垃圾分类”“公筷公勺”“光盘行动”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抵制餐饮浪费,引领文明新风尚。
“现在是红灯,请您稍等”“请后退,斑马线上不能停车”十字路口、公园小巷、车站广场……一个微笑、一份礼让、一双援手,都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缤纷绽放,54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100.6万实名注册志愿者正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用行动书写“滁州故事”,唱响着文明“主旋律”。
志愿服务跟着群众需求走,文明实践紧随群众脚步延伸,群众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城市亦更有温度、更具魅力。
2018年以来,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实现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2018年天长市被列入首批全国试点,2019年明光市进入第二批全国试点,2020年天长市被确定为全国十个“先行试验区”之一。深化培育“文明实践日 快乐星期天”“周五一小时 扮靓我的家”等文明实践品牌,天长市“网格文明实践+”、明光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在庄上”等做法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推广,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刊载我市经验做法近20次。截至目前,全市8个中心、119个所、1223个站及近千个文明实践点,累计开展活动9万余场,覆盖群众360万人次。
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愿,从百姓切身利益出发,改善城市面貌和群众生活环境。在此过程中,群众和干部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了,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数据见证了滁州的收获。
全国文明城市首创全胜。2016年以来,获评全国文明村镇13个,安徽省文明村镇21个,评选滁州市文明村镇131个;获评全国文明单位16家,安徽省文明单位103家,评选滁州市文明单位972个;获评全国文明校园3所,安徽省文明校园12所,评选滁州市文明校园136所;获评全国文明家庭1户,安徽省文明家庭2户,评选滁州市文明家庭364户……
今日滁州,“文明”弥漫在空气中、浸透在灵魂里、体现在细微处,处处见礼、人人有礼,让居者心悦、来者心仪。
大美皖东幸福与共
雕琢城市、振兴乡村,环境有“颜值”,方能添“气质”、提“品质”。
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明光市发挥党员干部、村民理事会、志愿者的带头模范作用,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就地取材减少成本支出、因地制宜传承传统文化,形成了“陆郢模式”等一系列成功经验。
今年以来,明光市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建设方面,复制“陆郢模式”,全面推进2021年40个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点建设工作,桥头团山丁、卞庄费郢、女山湖罗咀等一批新建点打造已初具雏形,正在推进的管店西张郢、涧溪镇楚郢等一批新建点蓄势待发,既有“颜值”,更具“气质”。
而从全域范围来看,几年来,我市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处置体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全市建有农村垃圾中转站87个,设置各类垃圾箱11.9万个,配备垃圾中转运输车192辆、农村环卫保洁员4500余名,全市已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户集中、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县处理”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了农村环卫社会化投资、市场化运营、规范化管理目标。完成72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我市严格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抓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污染防治各项任务落实。深入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开展城镇“三治三增三提升”,扎实推进“两治三改”。截至2020年底,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3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3%。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明光市创成国家园林城市。
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进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公园和绿地、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先后建成了明湖、城南湿地公园、花博园、内城河、北湖、镜园、鱼尾狮公园以及管网分流改造、路面更换海绵质材料工程,海绵城市已达标。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深入推进,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100%。制定滁州市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八有”标准,推广“互联网+监管”模式,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持续开展联合联动执法,打赢蓝天保卫战。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乡村发展亦共振同频。
我市以“1313”空间规划为引领,形成了中心村布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相衔接的规划体系。全市规划保留中心村375个、永久性居住点1586个。
彰显皖东特色,创新实施“百镇计划”。结合本地实际,以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为契机,分层次推进,分类型打造,分步骤实施,打造皖东特色百镇。从2016年起,先利用2年时间实施“两治理一加强”,完成所有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再利用3年左右时间实施“两提升一增强”,推动乡镇面貌大变化、人居环境大改善、镇域经济大发展。
聚焦“乡村美、景点靓、生态好、产业兴、农民富”要求,通过“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健康运动休闲”,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以点串线、以线扩面、以面连片”格局,全市高品位建成四条展示皖东农村风貌观光示范带,即:以南谯西部山区旅游示范线、全椒一二环生态观光示范线、来安北部苗木花卉生态观光线为支撑的环滁城美丽乡村示范带,沿淮美丽镇村风光带,环江北新区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带,定远百里美丽乡村示范带。
繁华都市在左,美丽乡村在右。在皖东,不同的是风景,相同的是生活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