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不动产权证的从无到有,是保障农村村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的里程碑。近年来,全椒县以襄河镇、大墅镇和石沛镇作为试点,盘活农村闲置存量建设用地、探索宅基地资格权有偿退出、征迁村民异地安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解决历史遗留难题……以敢试善为的担当和智慧,从五个方面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村民参与、集体决策、市场运作的农村宅改“新路径”,也为乡村振兴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
“住了几十年的农村老房子,如今也和城里的商品房一样,都有了证。”8月20日,全椒县石沛镇黄栗树村,尤洼组的陶克柱回忆起去年10月自己拿到农村不动产权证时的场景,依然十分激动。这本证也是2020年全椒开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发放的第一本农村不动产权证。
农村不动产权证的从无到有,是保障农村村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的里程碑,也正式吹响了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集结号。2020年9月以来,全椒县以襄河镇、大墅镇和石沛镇作为试点,盘活农村闲置存量建设用地、探索宅基地资格权有偿退出、征迁村民异地安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解决历史遗留难题……以敢试善为的担当和智慧,从五个方面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村民参与、集体决策、市场运作的农村宅改“新路径”,也为乡村振兴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
资格确权 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土地是农民的根,也是农民生存权益最集中的体现。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转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出现了“空心村”“空心房”等现象。如何保障村民宅基地资格权?如何让农民口袋鼓起来?如何打开乡村振兴新空间?宅基地制度改革成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要啃的“硬骨头”。
“宅改”第一步就是村民宅基地资格权确权工作。大墅镇作为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镇,坚持镇村组三级联动,坚持以点带面逐村推动,率先在全县整镇完成农户宅基地资格权认定工作。
“通过村民申请、村民组初审、召开村民会议表决,经公示无异议后确定村民宅基地资格权。”大墅镇刘兴村党总支副书记尧开林说,工作启动以来,他们多渠道、多平台、多方位开展政策宣传工作,让农户真正明白什么是资格权,怎么实现资格权。在认定工作完成后,对拥有资格权的农户建立数据库并实行年度动态管理。同时对各村民组宅基地利用情况进行摸排,对已经拆迁村民组数、已安置户数、未安置户数、现有农房利用情况一摸到底,查清家底,为宅改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从农村破旧的瓦房搬进了带小院子的二层楼房,幸福感满满。”黄满林是在这一轮资格权认定的农户,被集中安置到大墅镇安置房之一的幸福新村小区,“资格权认定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毕竟农村人总是有点乡村情结。哪怕以后离开家乡,也能落叶归根,有机会再回来看看、住住。”
有偿退出 为农民回乡留“通道”
石沛镇石沛村潘庄组今年50岁的潘世传,是该县首批宅基地资格权有偿退出的农户之一。“在县城定居了二三十年,村里的房子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前两年镇上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三间老房子被拆除了,几亩地也流转了,如今在县城买了房,还找到事情做,就不打算再回来住了。”
潘世传告诉记者,“宅改”开始后,村干部和他联系宣讲政策后,自己和家人一商量就决定对宅基地资格权进行有偿退出。
石沛村试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启动以来,围绕宅基地“三权”分置,积极探索宅改工作路径。通过村集体经济成员代表会议,讨论制定宅基地资格权认定办法和有偿退出条件、补偿标准及相关程序。并对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中放弃安置的247户村民宅基地资格权进行认定登记。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前提下,保留242户宅基地资格权,有5户自愿选择退出农村宅基地资格权。村集体在确认这5户购置了商品房并有相对稳定职业的前提下,同意对他们的宅基地资格权实施有偿退出,每户获得1.12万元补偿。
宅基地有两种退出形式,一种是有偿退出,另一种无偿退出。“无偿退出的宅基地都属于‘一户多宅’的情况。”全椒县“宅改”专班负责人王文明告诉记者,农村“宅改”最基本原则是“一户一宅”,也就是农村居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多余的宅基地应无偿退出。
“我们允许进城农民在宅基地退出后仍保留原农村集体成员身份,在一定时期内需要重新返乡置业时仍可通过公开竞价取得宅基地使用权,为退出农民保留‘回乡’通道,有效解决了农民退出宅基地的后顾之忧。”王文明表示,目前“回乡”具体政策措施正在抓紧制定中,近期即将出台。
盘活房地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
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益。大墅镇根据镇工业园区流动人口较多的优势,对大墅村、汪店村部分靠近工业园区且“空心化”严重的几个村民组闲置农房,本着自愿原则,委托给村集体进行宅基地流转,出租给园区企业管理人员,既解决产业新城外来务工人员住宿难题,同时盘活了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行使集体所有权,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实现土地集约化。全椒县石沛镇石沛村自2015年至2021年间共拆迁15个村民组,共572户、1884人。在拆除废弃建筑物过程中,村里就村庄存量建设用地长期被部分农户占用、如何腾退召开成员代表会,进行集思广益。村民们一致认为,这些空闲地都是集体建设用地,目前被部分村民植树或作为菜园地是资源浪费,应从村民手中收回作为拆迁村民安置的宅基地。经村民讨论后,一致同意村集体统一收回闲置建设用地,并对土地上地表附着物予以一定补偿。
“闲置建设用地、荒废土地集中利用起来,既可作为宅基地利用,也可以集中流转给农业企业用于产业发展,真正为乡村振兴铺垫基础。”石沛镇石沛村党总支书记徐四五说。
土地入市 打开乡村振兴新空间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一个破天荒的大事件,打开了乡村振兴产业用地新空间。7月29日上午,六镇镇柴岗村4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发布挂牌公告。这将是新《土地管理法》实施后,该县首宗入市交易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农村土地挂拍,实行与国有土地同域同权、同价同责,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打开了新的大门。”六镇镇镇长任权告诉记者,这4宗地49.48亩、挂牌价989.6万元,意向企业已经制定了发展规划,计划将在这边发展中医药产业园。
一子落,满盘活。王文明表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挖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举措,更是壮大集体经济、破解用地瓶颈、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不设壁垒 资格权县内可实现
长期以来,农村宅基地归集体所有,其使用权的流转必须限制在本村民组成员之间,过去想要跨组、跨村、跨镇使用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今,全椒正在尝试打破这一壁垒。
今年51岁的肖亮原来住在石沛镇石沛村西肖组,因为老家房屋被征迁后,2019年至今没有固定住所。“宅改”后,通过宅基地资格权认定后,来到同村不同组的潘庄组,在这个农村永久居住点和几户一起集中自建了房屋。“今年10月份房子就差不多能住上了,这里离镇上近又方便。”肖亮站在自家粉刷一新的房屋前笑着对记者说。
今年50岁的汪云庆2017年从老家马厂镇来到该县的襄河镇务工,并在长安村安置点购买了120平方米的房屋。“老家的房子闲置了很多年,已经没人住了,马上从老家那边宅基地无偿退出,在这边申请确权登记办证。”汪云庆说。
小小的一本不动产权证成了农民对住者有所居、居者有其权的期盼。“宅改”后,全椒县在坚持“一户一宅”的前提下,打破宅基地村域流转限制,探索县域内流转,即在当地农村集中居民点置业定居的“外来户”,通过缴纳宅基地有偿使用费便可取得宅基地使用权。
襄河镇长安村是城郊村的农村集中安置点,认定具有宅基地资格权的农户1149户,其中,非本集体经济成员在村内购买安置房的约180户。“只要拥有宅基地资格权,且确为‘一户一宅’,即可在长安村购房,实现异地安置。”襄河镇党委委员叶春阳说,为切实保障农户宅基地资格权实现户有所居,探索宅基地异地安置,该镇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征求村民个人意愿,在经集体经济成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镇政府审批同意后,将28户拆迁户成功异地安置到该镇教场村和平新村,实现了拆迁户异地安置的有益尝试。
同时,该县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制定农民建房管理办法,鼓励集中建设农民住宅小区,引导激励农民进城入镇购房落户、在农村居民点采取农民自建、集中统建、多户联建等多种方式落实户有所居政策,保障合法居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