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芳
都说中年是多事之秋,这不,一向婴儿睡的我退休后睡眠开始出现障碍。每到夕阳西下,本是诗情画意时,我却变得惆怅无比,想到失眠及其带来的心理负荷,那种煎熬实在是无以复加。
最初失眠,算不上太严重,凌晨三点醒来,胡思乱想个把钟头,也会带着梦魇睡去。但我却开始紧张,赶紧上百度查找:“失眠能引起多种疾病,如脱发、肥胖、免疫力减退甚至抑郁症……”这不查不要紧,一查,造成大面积心理阴影!于是躺在床上思绪越发地天马行空,想到网上说到的后果就不寒而栗,此后等待我的更是煎熬的漫漫长夜。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尝试着数绵羊,数到自己都变成牧羊人了,墙上时钟的“滴答”声还清晰可闻。
夜,静寂阴森,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和一两辆汽车驶过的声音都历历可辨,活跃的脑细胞像脱缰的野马:“这头痛欲裂的明天怎么起床?这两个熊猫眼明天如何见人?这后果怎么得了?是不是抑郁症……”长夜就在越睡不着越焦虑,越焦虑越睡不着中恶性循环着、自己想当然地吓着自己!
去医院求医,医生开了酸枣仁,说只是辅助治疗,这种问题关键是心理调节。服了几天酸枣仁不见效,于是更加地焦躁起来,那个时候根本听不进去医生所谓的无形的“心理调节”,而是手忙脚乱地买回一堆香蕉、牛奶、小米,总之只要是网上说有益睡眠的东西全搬回来。
然而,尽管如此,还是收效甚微:每天晚上比闹钟还准时,凌晨三点,我便成了世界上“最清醒的人”!无奈,只能再次数羊,数了不知几百只羊,不行;拿起床头早备好的不感兴趣的书来看,据说这样有效。奇怪的是它也像故意跟我作对一样成了清醒剂;不行再换手机,塞上耳机听平时一听就能去见周公的新闻。邪门的是听着听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样样印象深刻。急的不行,换舒缓的“睡眠诱导”:听平淡而有节奏的火车运行声、蟋蟀的叫声、滴答的水流声、淅沥的春雨声……常常是如此这般地折腾到天亮。此时,失眠已是心中的洪水猛兽。
一段时间后,我实在是精疲力尽了,无力再折腾了,于是啥都不干啥都不想了,随它去吧。奇迹发生了:那天晚上居然“闹钟”失灵——醒来已是日上三竿了!
但终归积习难改,大多的夜晚还是三点准时醒来,只是有过那一夜的经验后,我得出结论:一定是疲劳超过人的极限而启动了人体自动调节机制。有了这个结论,当失眠的妖孽再次袭来时我已不再害怕。还能怎样?大不了等折腾够了、累了,总是会睡的。
有怎样的心理暗示就有怎样的结局。果然,久而久之,这位不速之客自然就来得少了。经历过才会懂,面对了才坦然。现在,每每凌晨三点醒来,我有的不是惊慌焦虑,而是心平气和地陪它玩一下,反正咱退休了有的是时间,你爱咋咋地。玩着玩着,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人到中老年,身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岁月在我们勤劳人生里刻下的痕迹,也是身体对我们该纠错的善意提醒,是自然规律,我们大可不必过于忌惮,除了该治疗的交给医生外,我们要做的是心态平和地坦然面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它和平相处,顺其自然,“让该来的来,让该去的去。”甚至带着感恩之心,说不定问题就解决了,使身体趋于完美,从而乐享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