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0日
第A03版:视觉·书画

策杖林下,飞花毫端

——记画家吕雪冰先生

□汪 勤

▼紫气

要想得画之三昧,古人云“先器识而后文艺”,此语恰中肯綮。绘画非仅仅画纸中之物也。骊黄牝牡之外才是真宰之作品。

此理浅显明了,只不过希望绘画的人能远行万里之路,广扩胸襟,汲烟云供养,受造化沾霈,优游逍遥,亲近自然。“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经过这一番洗礼后,再临纸挥洒,始有可能画成而意境深远,味之无尽。

画家吕雪冰,知其旨,笃其行。

曾三旅西藏,三趋新疆,北涉黑龙江,南陟五指山,栖憩于阆风之上,涵泳于泬寥之野。阴阳显晦,朝光暮霭,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处处留心,所谓澄怀观道,应是这样吧。

吕老退休后,坚持不懈地游走,其间除山川大漠以外,也不失时机地去观摩城市中的博物馆、美术馆,与市井陌巷的高人交集。在游历中,他开阔了视野,增广了见闻,心灵得到充盈,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从而启发和丰富了创作的灵感。

吕老是自觉者,藉由行走进入感知,观照并接纳和陶冶万物殊相。回归斗室,以纵横之笔抒发胸中逸气,且不悖自然之理。横驱别鹜,令情感的细流在绢素中流淌。实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者然。

他夙夜功勤,耽溺于笔墨、构图、色彩,驾驭纸墨笔砚等工具,这些技艺和材料确是在漫长历史中演变、沉淀、发展成熟的最具中华民族性的艺术精粹。

这种审美符号象征了一个文明隐秘的情感与精神特质。墨线色块,浓淡枯湿,秩序与混乱、理性与狂颠。于此天赋独具的个体人,无分古今,皆可藉之传达对世界、对生存、对生命的切肤感受。投射情绪、消解块垒、平衡身心。

吕老温文儒雅,是一位霭霭长者,但仍不敢自暇自逸。他深知人生美好,如沤珠槿艳。但它是大千世界中微妙的一瞬;丹青却可以留住大千世界中的色彩。

他下笔多闲适恬淡,绝少亢进激厉者。偶作枯池残荷,色墨纷披,枝叶凌乱。静观,芜杂失序的形象下,掩藏的仍是心性的平和、宽缓,如草原细流涓涓汩汩。

自由行走,自由感知,自由思考和创作,是一种能力。藉由行走与绘画,吕老成为或正成为其所希望成为的人。

行文至此,我想起庐山的白鹿洞书院的联语,正好录此作结:

藏焉修焉,静得江山之趣,

高矣美矣,妙收天地之功。

▼清凉世界

◀冰清玉洁

▼百财图

▲南枝春早图

2021-08-20 ——记画家吕雪冰先生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48541.html 1 3 策杖林下,飞花毫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