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校马基研究室讲师严 晗
千秋伟业,百年华诞。历史在千百万人的奋斗中展开壮阔画卷。从1921到2021,中国共产党走过100年峥嵘岁月,理想从未因时间流逝而变老,我们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执政党久而弥坚,焕发着蓬勃生机。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从民族危亡的困境出发,寻找中国人民通往幸福、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道路。100年波澜壮阔,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开创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光明前景。72年励精图治,一个曾经饱受屈辱的国家重新走上康庄大道。43年改革开放,我们离民族复兴的梦想从未如此之近。9年奋斗拼搏,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百年党史镌刻着风雨和辉煌,也充分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集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创造出的“四个伟大成就”。这“四个伟大成就”,既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的总结与回顾,也是关于党史分期的重大创新,明确的将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其中的“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奋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这三十二个字,正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担当作为和辉煌成就的高度凝练和深刻总结。
第一个伟大成就,是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我们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1927年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全面破裂,我们痛失31万多的革命同胞。革命者的鲜血和牺牲让我们党意识到,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组建我们统率和指挥的部队,才能真正取得革命的胜利。从此,坚强的共产党人开始了一系列的武装斗争,为了胜利无惧流血牺牲。革命的进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三大起义的受挫,左倾路线在党内的错误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等一次次考验着我们的勇气和意志。面对磨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魄力,一次次涅槃重生。同时“百折不挠”还体现在我们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总是能够转危为机,不断提升。三大起义的受挫,让我们意识到了革命道路的问题,从而开创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指引了我们获得最后的胜利;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让我们意识到了我们的路线问题,从而在遵义会议和整风运动中肃清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影响,为之后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组织基础。在解放战争中,我们面对国民党强大军事的威胁,也是充分发挥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英雄气概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拼搏精神,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可以说“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八个字,就是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写照。
第二个伟大成就,是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49年,刚刚建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一穷二白,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就是凭着“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精神,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了改变新中国落后面貌,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在异常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新中国建设。物质条件的不足只有靠主观能动性去弥补,这个时期成了催生精神的年代,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等,一个个红色精神在时代的印记里熠熠生辉代代传承。其实这些精神,就是“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具体表现。邓小平在1979年明确地说:“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这些进步,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共同奋斗的结果。
第三个伟大成就是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工作全面展开,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解决人们思想上的误区和困惑,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怀揣着对过去挫折错误的反思,秉着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诚心,客观评价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深刻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特别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特别是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为改革开放事业的胜利推进提供了根本保证,这也是邓小平主持起草这个《决议》的初衷。之后党和国家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从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经济特区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们不断激发市场活力释放经济发展潜能。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十年砥砺奋进、锐意进取,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并于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启了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新篇章。
第四个伟大成就是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规治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举旗定向,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九大对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了新的判断,我们步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怀揣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积极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中国历史上始终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也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历史性的画上了句号。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个彪炳史册的成就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勇气和汗水,也得力于千万扶贫干部的责任担当。“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这八个字,将会引领我们实现更大的辉煌。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切身感受到我们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越来越近,曾经铸就的辉煌让我们自信满满,志气昂扬。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提醒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现实形势复杂多变,未来我们依然会遭遇曲折和困难。然而越是这样,我们越要从曾经的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越是回望过去,越是能够理解“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奋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这三十二个字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意义和份量。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做到以史为鉴,就是要深刻领会这三十二个字的内涵和要义,立志带领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争取更大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