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1日
第A03版:副刊

古人七夕晒书忙

□刘 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谈到七夕,大家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牛郎织女、穿针乞巧……其实,七夕节不仅仅是有情人的节日,更是读书人的盛宴,古人在七夕还有一项特别的习俗,那就是“晒书”。

传说农历七月七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正是龙王爷的“晒鳞日”,民间流传在此日曝晒书籍,可使书不生虫,于是读书人争先曝晒书籍。也有人说,七月七日是主文事的魁星生日,古人提倡“学而优则仕”,这天便成了那些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的重要节日,也就有了晒书的习俗。不过,不管古人因何而晒书,这七夕浓浓的书香气息,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七夕晒书,可谓是好处多多。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云:“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古代的藏书条件差,难免蠹鱼乱蹿,霉斑孳生,晒书有利于延长书籍寿命,保护书籍的完整性。当然,晒书也是读书人清点藏书的一个重要手段,晒书的过程就是逐柜清点藏书的过程,这样不但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而且部分图书、书画还由此失而复得。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就是通过晒书,找回了四十多封书信。除此之外,晒书当天,更像是一场图书博览会,那些平常秘不示人的书画珍藏,到了七月七,便像是深闺里的女孩子们赶上了每年一度的上巳节,梳洗打扮,纷纷出动。而参与晒书的人员,便可以借此机会大饱眼福!

当然,晒书也是有讲究的,并不是简单地把书从藏书阁移出,在太阳底下展开。清代藏书家孙庆增在《上善堂藏书记要曝书》中的记载颇为具体:“曝书须在伏天,照柜数目挨柜晒,一柜一日。晒书用板四块,二尺阔,一丈五六尺长,高凳搁起,放日中,将书脑放上,两面翻晒。不用收起,连板台风口凉透,方可上楼。遇雨,台板连书入屋内,阁起最便。摊书板上,须要早凉。恐汗手拿书,沾有痕迹。”从这些晒书经验之中,我们可以得见古人晒书之法精细,惜书爱书之情之真挚!

在晒书的过程中,也生发了风雅趣事,令人回味无穷。在南朝宋人刘义庆所编的《世说新语·排调》中记载:郝隆七月七日出谷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郝隆才高八斗,别人晒书的时候,他却饶有趣味地晒起了肚皮,来展示自己的满腹诗书,这自负中带着些许可爱,让清道光举人曾省写诗称赞:“此日天门开好晒,郝隆惟晒腹中书。”成语“郝隆晒书”也是源于此。

七夕晒书是我国特有的读书文化,让七夕弥漫了满堂的书香。但文字要想永远鲜活,还是需要我们常拿出来细细品味!

2021-08-11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47869.html 1 3 古人七夕晒书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