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家云 全媒体记者胡文峰
8月4日下午,经过数个小时的舟车劳顿,市消防救援支队驰援河南防汛救灾的50多名消防指战员,在圆满完成任务后平安抵滁。在河南的13天时间里,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排涝27万立方米,成功疏散转移被困群众592人……在这场牵动全国人民的防汛救灾中,市消防救援支队用实际行动书写“豫”“皖”同心,这束来自皖东的“橙”光,用爱与温暖驱散风雨中的阴霾。
50名指战员星夜驰援河南
7月19日至20日,河南省遭遇大范围强降雨天气,一些河流出现超警水位,个别水库溃坝,部分铁路停运、航班取消……
7月20日晚,接上级调派后,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启动抗洪抢险应急救援预案,发布抗洪抢险动员令,成立抗洪抢险救援前线指挥部。
“家乡的人民正在承受巨大的苦难,我有责任、有义务去支援灾区,去救助那些被困的家乡群众……”7月20日晚,市消防救援支队河南籍指战员徐鹏、李帅、张凯、白家旺连夜递交请战书。
7月21日凌晨4时,市消防救援支队出动16辆消防车、50名消防指战员、1200余件救援装备,星夜驰援河南灾区。7月21日下午4时许,经过12小时车程抵郑的消防指战员,人不休、车不停,直接赶赴郑州轻工业大学,克服人车疲劳、天黑水深等困难,迅速投入抗洪抢险战斗中。
13天排涝27万立方米
7月22日午夜的郑州城,随着夜幕的渐深温度也随之下降。郑州轻工业大学排涝阵地上却灯火通明,加油鼓劲的声音此起彼伏,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指战员们,在浑浊的水里摸索着将抽水泵固定。
由于积水最深处达两米多,且温度很低,大家浑身滴着水冻得直发抖,“险情未除,仍有许多群众等待救援,我们等不起!”焦急、熬夜与寒冷令消防指战员眼眶通红。终于,经过多次水中侦查和调整,抽水泵稳稳地被固定在地下作业平台上,排涝作业顺利展开。
“即使再艰难,我们也不能放弃!”在郑州市正弘城排涝期间,面对地下负18米的落差且通风口被钢条完全封盖的情况下,消防指战员采取破拆盖口、精确测量、垂直吊升吸水管和横向牵引相结合的方法,将重200公斤的吸水泵精准吊放到负三层排水口,有效发挥了远程供水系统的作用。
鞍马尤未歇,战鼓又催征。7月30日凌晨5时,市消防救援支队20名指战员留在郑州一处商务区排涝点继续作业,其余指战员前往卫辉市开展排涝作业。烈日下的卫辉,随处可见动物的尸体,指战员们穿着连体胶衣,佩戴医用手套涉水安置设备、清理垃圾、开展排水作业。
伴着机器的轰鸣声,消防指战员彻夜排涝,轮番上阵,一刻也不懈怠。轮换下来的消防员或抱着水带入眠,或蜷缩着身躯靠在马路边,或互相依偎席地而睡……在河南期间,市消防救援支队圆满完成了郑州轻工业大学、正弘城、部分商务区,以及卫辉市部分居民区的排涝任务,累计排涝近27万立方米,为学校师生、商户、居民恢复正常生活和营业创造了条件。
疏散转移被困群众592人
“这里有两个孩子!快来接一下!”7月23日中午,在郑州市栖瑞小区救援点,两个刚满周岁的婴儿被消防员从家中紧急转移出来。闻讯赶来的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方勇,下意识地在衣服上擦了擦手上的泥水,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孩子抱上救援车。
长时间、高强度的水上救援作业,无不考验着指战员的体能和毅力。“老乡,把手给我!”“别怕,我们来了!”……从白天到黑夜,他们与时间赛跑,与“洪魔”抗争,甚至来不及听一声被救人员的道谢,便即刻调头,开始了下一轮搜救转移。在郑州市栖瑞小区、中原科技学院,消防指战员们利用冲锋舟、橡皮艇共转移疏散被困群众及学生592人。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地域有界,爱心无疆。在驰援河南的13个日日夜夜中,市消防救援支队将温暖的“橙色”记忆,永远留在中原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