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5日
第A03版:言论

医院应尽快设立“护工岗”

□邓为民

据报道,当前我国大多数医院未能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监督服药、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服务环节大多推给未经专业培训的家属或护工负责,对护士的分层管理和使用机制也尚未完全建立。

人吃五谷杂粮,生病住院在所难免。可是,在医院病房里与患者和家属接触时间最长的,既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而是护工。他们每天为患者喂饭、擦身、洗漱,甚至端屎端尿,还要照看好病人输液,护送病人去检查身体,以及仔细观察各种仪器等。就是这些24小时吃住在医院里的护工,他们不是医院的正式员工,也和医院没有任何关系。他们或是外包公司派来的,或是病人自己请来的。他们没有像“医生”“护士”这样的正规称呼,有的只是“小李”“小张”“阿姨”等的叫法。

医院护工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年轻人不愿意干,年长一些的,超过五十多岁的,也干不动。所以,看似不起眼的护工工作,吃的也是“青春饭”,身体状况稍差一些的人还真干不了。因此,医院护工的流失率是相当高的。正因为大家不愿意干,用人公司只能降格以求。于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思想品格有问题,甚至没经过体检的人,都纷纷干上了护工。这无疑是埋下了诸多隐患。

因此,尽快在医院设立正式的“护工岗”已迫在眉睫。首先,正式的“护工”需要一定时间的正规培训,这对提高护工的护理水平大有帮助,也是对病人生命安全的极大负责。其次,护工成为医院的正式一员后,正规缴纳社保,免除了后顾之忧,增强了其主人翁意识,也大大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工作积极性。再者,有了正式“护工岗”后,护工收费不再杂乱无章,统一价格可以平衡双方各自的利益。另外,护工成为正式工作后,不仅服务质量会大大提高,服务态度也会发生质的变化。像过去那种怠慢病人、看人下菜、人前人后表现不一、干活磨洋工等现象就会大为减少。同时,护工在工作中受到委屈,也可以找到组织为自己“鸣不平”。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带来的护理保障等社会问题愈发凸显。与此同时,我国护理服务供给与质量却差强人意,严重滞后。进一步改变护理分工方式,将护理员纳入医院护理体系管理,对院方、护工和病人来说都有好处,可谓“多赢”。医院除了诊查、治疗外,病人的护理与康复也是医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理应引起大家的重视。而尽快在医院设立正式的“护工岗”也是医院提高诊疗质量、减少医患矛盾的应有之义。

2021-08-05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47241.html 1 3 医院应尽快设立“护工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