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阳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把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概括总结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精准理解并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于我们更好地推动防震减灾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三个逻辑关系
(一)从历史逻辑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是历史发展必然的产物。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国家民族的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畏牺牲,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在这历史紧要关头,引领中国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凝聚中国革命力量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近代史的历史逻辑告诉我们:是历史创造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诞生是必然的,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也是必然的。
(二)从实践逻辑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是实在管用的动力源。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贯穿其中的主题和主线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所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持续奋斗,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现代化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三)从理论逻辑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是科学的意识指导。伟大建党精神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来指导和涵养的,同时,它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广泛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砥砺,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因此,伟大建党精神是科学的意识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今时代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当前,我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创新理论武装,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32字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对我们党特有精神的高度概括,是对我们党形成、发展、壮大历程中体现出的精神状态的精炼描述。
伟大建党精神发端于建党之时,体现于百年奋斗征程,熔铸于红色精神血脉,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围绕不同历史任务,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庞大精神谱系。如井冈山精神、古田会议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以及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这些精神都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突出表现和具体体现。纵观百年奋斗历程,伟大建党精神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一条红线,它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而发展,持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三、在推动防震减灾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一)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
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也包含着党团结带领人民抗击自然灾害的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防震减灾工作高度重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战胜了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等,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坚持和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就是坚持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二)在“十四五”防震减灾工作中开好新局
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动态变化,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的生活需要有牢靠的“地下”安全保障,防震减灾工作的“质”和“量”的需求都在增加,为此,必须抓好地震灾害风险的调查评估、地震监测预报能力的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的增强等工作高质量落实,努力为滁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保障。
(三)高质量推进防震减灾工作需要把握的问题
一是在加快重大工作落实中推进。当前防震减灾工作重大任务较多,城市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及地震危险性评价、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地震易发区房屋抗震加固等等,工作量大,标准高,必须加大力度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标准要求抓落实、抓推进。
二是在不断创新中推动。滁州市防震减灾工作的“一县多馆”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在全国地震系统是张亮丽名片,是滁州防震减灾工作的创新做法和一大特色,下一步还需要在地震台网“智慧建设”、宏观观测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地震风险区域性评估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三是在一体化进程中推进。抓好“四个一体化建设”,第一是地震预防、监测、速报一体化,第二是与其他自然灾害风险防、抗、救一体化,第三是相关部门联动一体化,第四是长三角防震减灾协同一体化,通过“四个一体化建设”推动防震减灾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滁州市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