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9日
第A05版:来安新闻

为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安率先建立“科技副总”工作机制受到省委领导肯定

苏俊涛

为进一步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发展,来安县率先建立了“科技副总”工作机制,在全省“四送一服”大会上,受到了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的充分肯定。此举在“十四五”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新征程中,为科技创新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成立“一个中心”,搭建校地合作桥梁

筹建运营机构。县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多次洽谈滁州学院,于2020年8月,与滁州学院签订了《滁州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来安中心合作共建协议》,设立滁州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来安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按照“学院运营、政府保障”的方式,明确校、地职责。滁州学院负责中心的运营管理,挑选学校骨干精英驻点;来安县负责提供办公场地和经费,切实做好要素保障。力推跨界合作。发展靠创新,创新靠突破,技术难题往往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为突破此类问题影响,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引育高智英才,我县积极探索,依托高校人才、科研、科技等丰富资源,辅助企业突破瓶颈式发展问题,助力企业做大做强、高校人才流动、地方经济提升。

实施“两步方案”,精准探测企业需求

实施“点单式”推送方案。中心成立以来,坚持“政府主导、企业点单、中心买单、企业评单”原则,由县科技局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及时收集企业技术需求,以“点单”方式推送给中心,中心负责组织专家学者深入企业调研考察,针对问题进行专项分析和研究,并制定解决措施,做到“对症下药”。实施“撒网式”搜寻方案。由中心驻点教师先行以广撒网方式开展走访调研,收集并筛选企业初步需求,对于技术需求明确且强烈的企业,中心立即上报学院,精选学院校内专业技术匹配的教授博士,深入到企业开展面对面技术“诊断”;对于企业暂无明确需求的,引导企业深挖技术细节,帮助企业优化技术瓶颈。目前,中心已组织滁州学院机电、化工、计算机、土木等专业博士教授,深入来安县企业调研40余次,先后走访企业30余家。实施两步方案,对企业创新需求开展“广泛摸排+精准匹配”,对有意向的企业,进一步洽谈“科技副总”服务,达到“校、企、地”三方合作目标。

打造“三台利器”,服务创新发展高质

打造研发成果“转化器”。推进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做好社会经济增长的催化剂。中心成立半年来,促成滁州学院与来安县隆华摩擦材料公司、安徽联科水基材料科技公司等4家高新技术企业签订成果转化协议,合同转化金额共计185万元。打造挂职历练“孵化器”。依托滁州学院的强大师资力量,选派博士教授级精英,挂职企业“科技副总”,发挥专业优势,让副总既当学校的智人,也当企业的能人。目前,滁州学院已选派李刚等4名博士,在我县挂职“科技副总”,还有其他企业纷纷表示有挂职副总需求,为助力企业攻克难关发力。打造政府扶持“助推器”。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对产学研成果转化合作资金,按照最高40%比例奖补企业,加大企业投研投产信心和力度。县财政给予“科技副总”企业每年5万元专项资金,在3年服务期内,要求每月在企工作不少于10天,确保人才驻点稳定性。

实现“四方受益”,创造校企地人共赢

为高校争名。高校拥有优越的科技科研条件,仅仅埋身于科学研究,却无路径转化成果,将是科技创新的损失,是科学研究的浪费。“科技副总”校地校企合作模式,进一步推动了高校科研成果在实际中的应用,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科研产品贴上了高校“标签”,也擦亮了高校“名片”。为人才破题。“科技副总”有效打破高校教师“名不正、言不顺、路不畅”的困境,破除体制藩篱,解除体制禁锢,有效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增值。“科技副总”帮助企业解决技术攻关“肠梗阻”,为企业送去“特效药”,既能药到病除,又能强健体魄,助力企业迅猛发展。为经济提速。地方经济发展,依赖企业创新发展,一成不变终将被市场淘汰,但突破技术难关,激发创新潜能,终将实现经济腾飞,“科技副总”正是为企业创新发展拓出道路、保驾护航。

来安县通过政府提供平台,博士进驻企业,社会经济提升的“政、企、校”三方合作模式,进一步深化和推动了校企校地合作。下一步,该县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紧紧围绕“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紧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积极探索创新,推深做实“科技副总”模式,打造跨界合作领域科技创新“来安样板”。

2021-07-19 ——来安率先建立“科技副总”工作机制受到省委领导肯定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45199.html 1 3 为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