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6日
第A01版:要闻

此心安处是滁州

——我市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巡礼

全媒体记者张开兴

晨曦微露,琅琊山上、清流河畔……晨起锻炼的市民,在鸟语花香中休养身心;红日当空,滁州古城、城南新区……人间烟火味渐浓,醉美滁州敞开胸怀喜迎八方来客;晚霞满天,人民广场、清流公园、九九广场……忙碌一天的人们洗去一身疲惫,唱起来、跳起来,在闲适安逸中乐享生活。

平安幸福的日常,源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力护航。

三国设镇,南朝建州,隋朝始称滁州,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城。时光荏苒,今日的滁州,既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一座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经济总量站稳全省第三、跻身全国百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2020年以来,在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出发,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抓手,聚焦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着力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好先手棋,激活社会治理“一池春水”

市域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关乎城市经济发展、公共事业发展、基本民生、社会矛盾化解等,其核心要义是幸福和平安,也是人民群众永恒不变的内心期盼与现实追求。

2020年5月,我市被列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地区。

闻令而动、听令而行,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重要指示及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锚定目标任务、破解治理难题、夯实基层基础,推动试点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紧抓不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滁州”。市、县、乡三级成立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第一副组长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市域社会治理等8个专项工作组,推动试点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市、县两级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解决重难点问题,为推进试点工作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高位推动的同时,更需要将市域社会治理各项目标任务传达到城市治理每一个神经末梢,责任压实到每一个基层组织,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我市出台《滁州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方案》,将共性指引和区域指引所明确的19个重点任务、48个分解任务、112个基本要求全部进行分解细化。健全市域社会治理联系点、五部门联席会议、领导干部实绩档案等21项制度,以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工作为牵引,每年列出十大重点项目聚力攻坚、跟踪督导。依托综治中心,市、县、乡三级均成立了试点工作专班,建立试点工作任务月度考核评价、季度调度推进机制。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每年与各县(市、区)、市直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拧紧“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链条,工作成效作为干部考核评价重要依据。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纳入市委综合考核、政府目标绩效考核和平安建设考评范围。定期对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扫黑除恶、校园安全防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等重点任务开展督导调研。2020年以来,市委平安办先后对2个乡镇(街道)进行挂牌督办、23个乡镇(街道)进行集中整治。

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党建为引领,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牵引,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着力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我市探索推出了一批契合滁州实际、彰显特色的举措,有力有序推动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任务的开展,初步形成了具有滁州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格局。

构筑“大平安”,弹好社会发展协奏曲

安全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保安全、保稳定就是保发展、保民生。

农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人口数量多,社会治理问题突出。全椒县六镇镇探索出通过发动农村留守人员参与治安防范,加强村民组“小警铃”“小岗哨”、群防群治视频监控等物防技防建设的“群防群治,守护家园”新模式。专群联合、点面结合、“三防”结合,“联防、互防、自防”为一体,这一模式和做法在全椒县全县推广后,可防性案件发案数持续下降。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让风险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

市委、市政府出台“1+9+N”总体方案,对重大风险实行“月排查会商”“旬调度”,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开展涉疫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排查较大涉疫情矛盾纠纷351件,化解345件,化解率98.3%。创新开展转作风、转方法、转局面信访矛盾化解攻坚,建立“领导包案+工作专班+会商专班+督导调度”的工作机制,推进“四下基层”、“无访”创建和“四最”试点,1400余件信访积案息诉息访,“三无”乡镇(街道)创建率达70.2%。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三调联动”,推进县级“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建设,建成各级各类调委会1573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03个,在全省率先建立商会调解中心、诉前和解中心,滁州市总商会调委会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全国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创建。市、县两级公安、法院联合成立“法院驻拘留所矛盾化解工作室”的做法被公安部推广。

平安不平安,关键在治安。

市委、市政府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列为“两重”行动之一,在全市部署开展“四突”攻坚行动,推进“六清”行动,打响“五大会战”。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共侦办涉黑涉恶案件127件,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8.37亿元,提起公诉涉黑涉恶案件80件740人,查处“腐、伞、网”及失职失责问题298件、处理384人,整治行业领域突出问题493件,建立健全行业长效监管机制53个。

出台《滁州市新建住宅小区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的实施办法》,将老旧小区、政府安置小区技防改造和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作为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坚持乡村干部带队、平安志愿者参加的夜间巡逻制度,推广农村留守人员、卫生保洁员参与群防群治模式,全市共建立群防群治队伍486支18776人。

扎实推进“1+10+10”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事故同比“四个下降”。对全市996所中小学、幼儿园定期开展全覆盖安全“体检”,基本实现专职保安员配备、校园封闭式管理、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护学岗”设置4个100%目标。在全省较早建立铁路护路联防“双段长”责任制,坚持每月滚动排查整治铁路问题隐患。出台全国首部地级市消防安全责任制规章——《滁州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在全省率先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路长制”,创成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扫黄打非”工作考评连续3年全省第一……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滁州,正不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上,奏响市域社会治理时代之音,弹好高质量推进社会发展协奏曲。

织密“一张网”,优化市域治理“体系之力”

社区是基层基础,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写照。

如何巧用这根“针”,串起千条“线”?

我市以规范化推进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为抓手,不断健全创新社区治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推动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从而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不搞“一刀切”,按照“就近就便、规模适度、有利治理”原则,结合地域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情况划分网格,不留空白、不留盲区。遵循“网格指导员+网格长+网格员”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重点推动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治安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

开展志愿服务、协商议事、收集社情民意、提供便民服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法规……

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如今,我市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正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敲门”,不断优化市域社会治理“体系之力”,激发群众自治动力。

位于滁州老城中心地段的琅琊区龙池社区,辖区面积2.1万平方公里,住户有5400余户,人口众多,社会管理任务繁重。

如何服务好辖区群众?龙池社区创新方式,通过建立“楼道板凳议事会”机制、打造“智慧社区”平台、开展“三社联动”实践,征集群众所思所盼所求问题,排查影响安全和谐的不稳定因素,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居民只要关注“龙池智慧社区”公众号,不但能了解社区动态、通知通告、基层党建、智慧社区的情况,而且能通过公众号与社区互动,提出意见和建议。社区则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一方面通过整合内网信息和服务资源,建立大数据库,通过分析、应用大数据,更好地服务于民。另一方面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建立,开设物业服务、社区贴心服务等多个版块,真正让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高效的服务。

市民的幸福,就需要从这些民生细节抓起。

在天长,该市通过深化“红色汇治”工程,开展组织生活质量提升行动,以社区为单位举办“红色物业”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社区辖区网格内小区、物业企业、业委会等类型党组织党务干部和网格队伍成员参与培训,持续深化“红色物业”建设。今年,《党建引领共破难题 以红色物业构建小区治理新格局》入选滁州市首个“微经验”展示。

天长的实践只是全市社会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我市深入实施“红色汇治”工程,汇聚红色力量,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新路子。

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体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重难点问题。整合区域党建力量,成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构建“1+N”组织体系。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街道机构,赋予街道党工委“五权”、社区党组织“三权”,形成扁平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在城区建设集党建、治理、服务为一体的“红色汇治”平台,实行平台线上派单、事件线下处理、基层综合评估、部门党建述评的“双线双评”工作机制,形成问题收集、办理、反馈、评价、考核闭环,运行以来收集处理各类问题1万余件,实现接诉即办、民呼必应。

出台“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8条”,建立队伍选育、管用、奖惩等全链条机制。2020年以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者229名,增强基层服务力量。完善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红船精神”等一批社区党性教育馆,10余万名党员群众在“家门口”接受了红色教育。推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市、区两级在职党员“进网格、听民声、办实事”,开展“圆梦微心愿”“上门送温暖”等活动,把服务精准投送到千家万户。

社会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一场“大合唱”,需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7个县(市、区)被命名为全省平安县(市、区),平安乡村创建率达92%。高质量推进“六个有”(组织、人员、场所、经费、设施、制度)综治中心建设,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落实事业编制。114个乡镇(街道)政法委员、1234个村(社区)综治专干和法律顾问配备全覆盖,组建平安志愿服务队1428支20031人。投入1300余万元,推进综治9+X信息系统建设和实战化应用。

开展“三治融合”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天长获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首批试点、被命名为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定远二龙回族乡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开展“一县一品”社会治理创新,天长“社会评访”、明光“综治户长制”、来安“小巷议事会”、全椒“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建设、定远“双提升”工作月积分制、凤阳全域推进“平安乡村·雪亮工程”建设、南谯“五老”参与矛盾化解、琅琊社会组织参与平安建设等“一招鲜”在全市推广。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奋进的滁州,正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为主线,一项项硬核举措,不断强化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为答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考卷赢得了最大的“得分项”;更以更高水平的平安滁州、法治滁州建设,让每一位生活在滁州的人都带着满满的安全感幸福感迈入现代化新滁州建设。

2021-07-16 ——我市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巡礼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45079.html 1 3 此心安处是滁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