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5日
第A06版:副刊

城市山林最羡滁

——写在《醉翁亭畔话醉翁》出版之际

○裘新江

作为滁州市地方文化丛书第一批出版书目,推介欧阳修似乎是题中之义,理所当然。对众多普通读者来说,走进欧阳修主要还是通过他的《醉翁亭记》与醉翁亭来认识的,进而去认识欧阳修与滁州这段情缘。若说滁州对外文化影响力,首推欧阳修,讲好欧阳修与滁州的故事,传承好醉翁文化精神,不仅是提升滁州城市文化品位的需要,更是坚定滁州人“文化自信”的需要。不过,欧阳修不仅仅属于滁州,欧阳修一生辗转各地,在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人生遗迹,作为北宋文坛领袖和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更是在学界形成诸多学术的热点,还成立了中国欧阳修研究会,多次召开过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滁州也曾于2010年10月由滁州学院联合研究会主办过一次(也是目前滁州举办的欧阳修专题研讨会中唯一一次),研究成果丰硕,想来又过去了十年,这次研讨会也为全国欧阳修研究专家学者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影响,因为是在醉翁亭畔举办,“醉翁行乐处,草木亦可敬”(苏轼),便具有其它地方举办类似研讨会的不可替代性。然而,滁州当时除了提交数篇研究论文,并不能拿出一部像样的欧阳修研究著作奉献给研讨会,记得当时闭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华书局《欧阳修全集》校点整理者李逸安先生就特别寄希望于滁州当地的学者,能把滁州打造成欧阳修研究的学术重镇。然而事实上滁州的表现与本省阜阳、江西吉安、四川绵阳等与欧阳修密切相关之地相比,确实有不少差距,更与打造滁州“千年亭城”这一城市文化地位很不协调,作为高校一名欧阳修研究工作者未免深感惭愧,因而当有这么一个出版选题时,便有一种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感油然而生,加上前期自己也有一些研究积累,便欣然接下这一写作重任。

然而,写出一部具有滁州特点的欧阳修著作,并不像起初想象的那么简单。这倒不是因为欧阳修可资参考的研究资料太少,恰恰因为太多,光是公开出版的欧阳修传记就不少,这些传记从整体上能让读者了解“一代文宗”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但涉及到欧阳修滁州这段经历,限于体例或篇幅,却不可能全面深入挖掘下去。当然,这也为笔者在前人基础上,撰写一部全面系统介绍欧阳修与滁州关系的著作提供了契机。但真正动起笔来,还是面临着不少困难,这当中不仅涉及很多学术性的争论(如“环滁是否皆山”“让泉还是酿泉”等),甚至欧阳修在滁州生活轨迹的描述也必须进行必要的考订,以免给读者传达错误的文化信息,为此笔者必须对欧阳修在滁州留下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特别是要准确把握欧阳修贬滁后的心态变化,这样才能给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的醉翁形象。所以,书稿中笔者特别注意把握欧阳修贬滁之前、贬滁之后、离滁之后的心态变化,配合以他在滁州留下的典型诗文篇章分析来佐证,努力展示欧阳修真实、复杂、丰富的心理世界,并由此让读者深深体会并认识到欧阳修是如何在滁州成全他的“六一风神”和“为政风流”的。

明代文人苏茂相在醉翁亭旁留有题诗碑,诗云:“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泉香鸟语还依旧,太守何人似醉翁?”“为政风流”的第一层内涵是欧阳修身为地方官,仍心系天下百姓,崇尚儒家“弦歌为政”的仁政理想,反对繁政、暴政、苛政,倡导一种宽简爱民的政风,所谓“乐岁丰”、“了亭中”。第二层内涵就是指保持传统文人的本真性情,所谓“香泉鸟语”代表自然的美景,也暗扣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泉香而酒冽”和名诗《啼鸟》中“花开鸟语辄自醉”句意。的确,身为文学家的欧阳修,原在朝廷为官时,繁务缠身,又身陷政治风波,多受拘束,少有闲暇去亲近自然,优游山水,搜寻胜迹,专注文学创作。贬滁后,欧阳修渐渐消磨的文人本色被恢复,既有陶醉山水之乐,又有任情恣性的行文之乐(如《醉翁亭记》中21个“也”字),还有满足文人性情需求的琴酒之乐,故尔在滁“愈久愈乐,不独为学之外,有山水琴酒之适而已。”(《与梅圣俞》)“为政风流”的最后一层内涵就是指欧阳修的为官之道,堪称楷模,却又极难仿效。儒家所说的人生境界三不朽,一般人很难占全,而欧阳修在偏僻的滁州竟然将三者完美地统一起来,既成为当地百姓拥戴的清廉刚正的父母官,又成全了其文学家的性情,形成了创作上令人称道的“六一风神”,进而成为扭转北宋一代文风的领军人物,这又焉何不堪称“风流”?在欧阳修滁州生平事迹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无非就是他的政治上的“为政风流”与创作上的“六一风神”,也是谈欧阳修不能不谈滁州的重要原因,以至于滁州在欧阳修后的宋代形成了一股“滁州文化热”,就连欧阳修同乡南宋爱国志士文天祥都发出了“人间何处不滁州”(《山中呈聂心远诸客》)的感叹。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编选的《古文观止》,收录欧阳修散文11篇,《醉翁亭记》《丰乐亭记》双双入选,更是扩大了滁州的影响力,就是康熙、乾隆也都给予欧氏二记以较高的评价与关注。当然,笔者不是写欧阳修全部的生平事迹,但写欧阳修在滁州这段事迹,又离不开对欧阳修贬滁前、离滁后相关事迹的认识,或者说读者了解欧阳修滁州这段经历时,最好整体上能对欧阳修生平有所认识,最好能读几本专门的欧阳修传记,这样对欧阳修在滁经历的认识才会更深刻、更有体会。为了弥补读者整体了解欧阳修的遗憾,笔者在上编第一章作了微缩版欧阳修生平回顾,以便读者更好了解滁州只不过是欧阳修波澜壮阔人生中重要一环而已。与此同理,本书上编第十二章对离滁后欧阳修的滁州情结也多有涉猎。

最后需要指出的,我们着眼于滁州来介绍欧阳修,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想借此传播独具魅力的醉翁文化,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涵,让之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新文化精神的有益因养。虽然目前关于“醉翁文化”概念及内涵,学界还存在着不同认识,但愚以为“文化”概念本来在学理上就无统一的认识,说法不下百种,有着广狭义之分,所以我们没必要过分把精力放在概念的争辩上,而要看重文化的现实。醉翁文化的现实主要包括:醉翁精神风范和醉翁文化遗产及传承,这在本书中都得到了体现。本书题作《醉翁亭畔话醉翁》,分成上下两编呈现,上编(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与滁州)侧重勾勒欧阳修在滁州的生平事迹,但不作简单的生平事迹罗列,通过传主在滁州的事功、文章、道德“三不朽”理想践行的生动事迹与生活片段,展示一代文豪的醉翁风范,共分十二章(分别为:一代文宗,醉翁扬名;朋党风波,贬谪山城;地僻事简,调适心情;凿泉建亭,名为丰乐;菱溪石奇,诗友唱和;结交山僧,筑亭醉翁;亭建醒心,弟子著文;故友学子,慕名交游;安常处顺,关心朋友;以民为本,关心国事;移官扬州,管弦离声;醉乡犹在,亭影不孤);下编(醉翁行乐处,草木亦可敬——欧阳修与醉翁文化)侧重挖掘欧阳修在滁州留下的丰富的醉翁文化遗产与精神价值内涵,凸显“江淮领秀、醉美滁州”的滁州城市文化品位,激发读者家国情怀,共分七章(分别为:醉翁文化的形成与内涵;欧阳修的贬滁心路历程;《醉翁亭记》的历史纷争;醉翁文化的基本特征;醉翁文化的传承影响;醉翁文化的历史地位;醉翁文化的当下价值)。上下两编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以便读者自外及内、自古及今的全面系统了解认识醉翁形象及其醉翁文化的现实价值。书稿原计划将欧阳修滁州作品鉴赏单独设为一编,以便读者通过作品更加感性、审美性地认识醉翁,惜受到篇幅限制,这次只能割舍,好在一些比较重要的作品都在行文中得以转引与分析,读者若有兴趣可继续钻研下去。

“城市山林最羡滁,山宜樵牧水宜鱼。残碑断石犹存古,赢得天闲此附居。”(戴金《以欧之〈醉翁亭记〉“环滁皆山”韵漫成四绝》)滁州自古就有“城市山林”之美誉,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显得特别宜居宜业,若能进一步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叫响欧阳修与醉翁亭的牌子,一定会为“中国亭城”彰显更加厚重的文化底蕴。本书若能为滁州城市文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有价值的东西,将是作者内心里感到最为快慰的事。

醉翁亭景区菱溪石

2021-07-15 ——写在《醉翁亭畔话醉翁》出版之际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44405.html 1 3 城市山林最羡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