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允兵
酱豆,是故乡农村原生态、纯手制作的一种家常酱品,晒好的酱豆既可作为小菜就酒下饭,亦可做调味品,可以说是农家餐桌上一道经典的美味食材。
做酱豆需要一个繁琐而漫长的过程。记忆中,每年入梅后,母亲就开始张罗着做酱豆了,她先是挑选一些饱满、圆润上好的黄豆,洗净、浸泡放进大铁锅里煮熟,然后捞出后晾干。这时母亲会摘一些新鲜的葵花叶子铺在竹筛里,把黄豆均匀地晾在上面,放到里屋没有光线的阴暗处,上面再盖上葵花叶子遮尘挡虫,任其霉变。
几天后,黄豆开始长出白色的霉毛,毛茸茸的像一簇簇毛毛虫,直到霉毛由白色变成暗绿色,黄豆也由浅黄变成褐色的时候。母亲就把酱盆洗刷干净,放上温开水、盐和些许酱油,然后把黄豆放入酱盆,用筷子搅均匀。这时盆里的水、盐和黄豆三者之间的配置比例很重要,直接影响到酱豆的品质和味道。这要根据做酱人对这门手艺的理解能力而定。调好酱,就进入最关键的程序:晒酱。
晒酱一般都是在出梅后,气温逐渐炎热,在自家院子里的向阳位置修个酱台放酱盆,酱晒得好坏,对酱的成色、味道、香醇度很关键。现在想来,先人们之所以要选择在高温酷暑季节晒酱,虽然只是代代相传下来的传统做法,但其中奥秘也许就是想把季节气候的特点融入到做酱的工艺吧。
因为进入酷暑高温季节,烈日如“火”般炙烤着世间万物,这时酱豆浸泡在酱盆里,正需要高温的作用而发酵蜕变成酱。可是人间的柴火过于猛烈使酱豆被煮烂而失型、变味,而恰好这时的烈日就成了天然的“火”:热而不焦,烈而不糊。特别在中午烈日的暴晒下,酱盆被晒得滚烫,酱汁甚至沸腾冒着汽泡,这种恰到好处的“火候”绝对是上天的恩赐……
不几日,酱豆就会因高温作用而发酵,酱盆里开始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酱香味。为了酱豆晒得均匀,母亲常常拿着筷子在酱盆里搅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颗粒状的酱豆会逐渐散开呈豆瓣状,酱汁也变的粘稠,酱香也逐渐变的浓郁。在母亲看来,最好的酱品绝对少不了大自然的参与。晚上,母亲会把酱盆上的玻璃盖打开,让酱盆口对着日月星辰,使酱豆接受夜风吹拂、甘露浸润,汲日月之精华,濯天地之灵气……
从梅雨时节煮黄豆曲变,到入伏时装盆晒酱,再经过一个夏天高温环境下的自然发酵,微生物才能生长成酱,这真正是遵循了时节特点的古法制酱的传统手艺。
酱豆晒好后,酱盆里会散发一股浓郁酱香。这时我们会摘一些新鲜的长豇豆、扁豆或菜瓜等,洗净放到酱盆里酱。只需一夜的时间,第二天早晨吃饭时,就端着饭碗用筷子从酱盆里直接夹着酱菜享用了,也可以从酱盆里调一点酱豆直接当咸菜下饭,纯原生态的酱菜,味道绝对香醇味正,齿颊留香。
秋后,母亲把晒好的酱豆收集起来,装进罐子里存放。吃的时候可以加些葱蒜炒成熟酱,就饭、蘸馒头,炒菜、调味、拌面都行,可以说是农家人餐桌上一道“百搭”食材。
如今,随着老一辈的制酱人慢慢老去,而现代的年轻人们又不愿意学习传承,加之现在市场上各种现代工艺生产的酱豆制品应有尽有,这种曾经代代相传的民间传统制酱手艺正在面临失传。
晒酱,是故乡小院里一道难忘的风景,亦是游子心里一缕淡淡的乡愁……
●菱溪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