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5日
第A02版:要闻

红烛之光点亮乡村孩童音乐梦

——记第七届安徽省道德模范严明友

全媒体记者李文刚

当年,他是新四军一个娃娃兵。两度从戎,瘦小的身躯里深藏着一颗拳拳爱国心。

后来,他是朱湾镇一棵园丁树。数年奔波,把音乐这种养分输给孩子们的饥渴心田。

他就是扎根基层70多年,以乡村教室为圆心,以孩子们与家乡的需求为半径,以担当精神为如椽之笔,画出一个镶满情怀钻戒的大写同心圆的“最美乡村教师”、第七届安徽省道德模范严明友。

时间回溯到1942年的冬天。当时13岁的严明友,经堂兄介绍,报名参加新四军,成为一名文艺兵,经常为部队演出。1943年,因新四军精兵简政回乡读书。然而“要成为一个兵”的梦想始终在闪耀。1949年7月严明友再次参军。两次参军,虽时间不长,但部队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让严明友在“大熔炉”的淬炼下,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1952年秋天,严明友转业回乡当会计。不愿如此安逸的他放弃在机关的工作,仅仅当了63天会计后,就背上行囊到偏远乡村学校教书。1953年,严明友回到家乡朱湾镇,在多所乡村学校任教,承担政治、音乐、语文教学。

年轻时的严明友就喜爱音乐,会演奏多种乐器。1990年,在乡村教师岗位上耕耘近40年的严明友退休。本应该颐养天年的他,考虑到乡村中小学缺乏专职音乐老师,又义无反顾重返讲台,义务为多所乡村学校学生上音乐课。

70余年来,严明友始终坚守三尺讲台,步行往返10多公里,在乡村学校间巡回教学,每周教授10余节音乐课,不要学校一分钱报酬。他用大爱教育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他用无私的爱引导孩子走好人生第一步,他用钟爱的音乐旋律与孩子进行心灵对话,他把晚年献给偏远乡村那些渴望真善美的孩子们。

为了把音乐课上好,严明友经常购买一些音乐书籍,自学“补课”。2006年至2008年,严明友还利用暑假自费赴北京参加中央音乐学院乐器培训班学习。他的音乐课形式活泼、生动有趣,深受学生们喜爱。

严明友曾担心年龄太大会影响教学效果,提出要离开课堂。结果学生们哭着找到他,说“严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也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课堂上不能没有您呀”。这句话感动了老人,也坚定了他的信心和决心。“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严明友坚定地告诉孩子们。

如今,严明友每月可以领4000多元的退休金,可平时的生活却相当“抠门”。他把牙缝里省下来的钱一分不留地捐给了那些偏远的乡村学校,捐给了贫困家庭的孩子。几十年捐出多少钱,他自己也记不清。每年“六一”,他除了买来果品、书籍等,与孩子们一起欢度节日外,还要自掏腰包给学校举办活动、购买器材、添置设备,从未间断。

严明友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别人,心里唯一没有装的就是自己。2011年2月23日,严明友在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表写下遗嘱:“我的一切器官捐给品德好的工人、农民、战士患者。死后免掉一切丧仪,速将尸首送到接收站,盼不误时……”。严明友希望让生命在奉献中延续。

深居乡野,心系众生。先生严明友,人间大丈夫。

2021-06-25 ——记第七届安徽省道德模范严明友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42868.html 1 3 红烛之光点亮乡村孩童音乐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