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0日
第A03版:西涧论苑

滁州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借势发力深度融入

李湘云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在国家层面统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尤其是今年以来,江浙沪皖三省一市高层交流频繁、互动密集,一个基本的共识正在形成,长三角将在国家战略中绘制出新的发展版图。眼下,各地都在积极因势而为、乘势而上。滁州市如何抓住这个千载难得的机遇期,充分利用好政策红利借势发力,在向头部城市学习中同频共振、做强自身、展示自我,为加快高质量发展蓄能赋能。

需要有时不我待的主动作为。一体化发展,关键是思想观念一体化。当下融入长三角,既需要行动力、鸣枪就跑,更需要思想上实现与先进城市主动高位对接。要抓住国家政策窗口期,不等不待、先谋先干、主动出击、不做配角,不能被边缘化,要在抢先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当好“弄潮儿”。除了产业响应、基建上马、招商优化等有形的工作快速度、高起点推进外,更要有战略思想,要深刻把握大势大局,借力发力。不少城市都在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密切关注国家层面的政策走向,努力争取更多的政策资源。苏州市已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建成了上海--苏州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协同发展服务平台,成为长三角首个两地共建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无锡市提出,在对接上抢抓政策机遇,全力向上争取,主动寻找合作方向和内容,提高“无中生有”的能力,争取更多的重大资源、重大平台以及具有重要显示度的重大项目落户无锡;杭州市提出,服务借力大上海、深度融入长三角,必须抢占风口、彰显本地担当,实现借势发展。滁州市在深度融入中要有“肚量”和“气量”,不要怕被“虹吸”,担心资源、资金、人才等被先进城市抽空吸干,一枚金币总有正反两面,“虹吸”的同时,也会产生“外溢”效应,要主动接受辐射,在这种巨大的能量转换中所得肯定会大于所失。因势而为,才能跑出加速度。

需要有前瞻理性的高点定位。一体化不是一样化。长期以来,产业同质化竞争是制约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滁州市需要以更高站位和竞合新思维迎接更高质量的一体化新时代。新的竞合时代,关键是要合而不同。长三角各地优势短板各不相同,上海创新能力强、服务业水平高、科技人才汇聚,江苏制造业发达、苏南地区有先进的制造创造能力,浙江市场发育充分、民营经济活跃;而滁州市有比较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转圜的空间很大,近年来产业发展较快,由此与江浙沪等城市形成了差异性,差异性正是合作的基础。一体化发展中,如何把最大资源和优势发挥到极致,必须要有理性的自我判断和超前的规划定位。滁州市在长三角一体化尤其是南京都市圈发展过程中,已经与部分大城市实现了产业和交通互联互通,不应该再受制于地理边界的限制。要在突破物理边界中,确立区域战略应有的全新定位。从江浙沪等地的城市发展来看,一些城市正在积极探索,打造属于自己的IP,滁州市也应该如此。滁州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既要协同发展,更要错位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不以经济指标与别人拼高下,要敢于“留白”,持续健康有度高质发展。特别是在名城发展中,比如浙江乌镇+旅游和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江苏无锡精心打造拈花湾禅意小镇,都催生出众多新业态,是极好的示范,滁州市也可以做好做活“亭美”的文章。滁州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粮食资源、人力资源等禀赋很强,这些都可以成为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需要有自我倒逼的胆气魄力。江浙沪等地城市在快速发展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敢于善于自我改革。上海实行“一网通办”、浙江推出“最多跑一次”、江苏推行“不见面审批”,都成为全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品牌和典范。一些城市更进一步深化改革,如杭州市提出,要将上海、江苏、浙江等创新性举措集成推进,探索投资项目跨区域一体化管理服务机制,率先打破制度瓶颈;宁波市提出要加快建设长三角规则相同、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南京市要求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不见面”审批等各项改革;苏州市与上海市实现人才、资金、设备、平台等各类创新要素的顺畅流动与协同共享。滁州市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要有大格局,跳出滁州看滁州,不能紧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长三角一体化中要勇做改革创新的策源地,敢于率先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对接好大城市,力争成为他们改革创新资源的区域外孵化器。

需要有合作共赢的开放胸襟。长三角一体化不只是一个经济发展的概念,更是一个民生概念和福利概念。在同城效应中,要围绕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突破区域壁垒、实现资源联动和最优化配置,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长三角一体化的红利。比如,无锡市利用信息化手段共享长三角地区异地居住人员养老保险信息,无锡城镇企业职工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可在网上“一键操作”;吸引上海瑞金医院到无锡合作办院,让优质医疗资源送到无锡百姓家门口。滁州市可以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在长三角推介全域旅游,利用优质的生态环境吸引大城市的康养资源,利用南京北向发展机遇引进南京高校资源,主动嫁接合肥的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空间优势与其他大城市一同举办户外体育赛事,等等。让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产生强大的整体便利效应,既扩大发达地区的腹地,也为滁州市的老百姓带来更多更大的获得感。

(作者为江苏省无锡市委党校教授)

2021-06-10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41192.html 1 3 滁州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借势发力深度融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