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9日
第A05版:南谯新闻

兜底保障促提升

——南谯民政多举措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本报通讯员杨华勇

今年以来,南谯区稳定各项兜底政策、统筹各类救助资源,切实履行兜底保障责任,不断巩固脱贫成效,促进脱贫群众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稳定政策巩固成果。保持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民政兜底救助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5年过渡期“不摘政策”要求,防止贫困反弹。对特殊群体进行动态监测,符合救助条件的全部予以分类救助,切实做到应助尽助。目前,城乡低保标准统筹提高到628元/月,特困供养标准提高到1250元/月/人,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按照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分别提升到每月1100元和1510元。全区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322户3911人,特困供养对象1612人,重度残疾人7388人,孤儿35人。

主动救助提质增效。进一步落实主动发现机制、服务转介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的群众及时纳入保障。开展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投入4万元对全区社会救助对象进行第三方走访核查。探索社会救助工作审批权限下放,有效提升社会救助精准度和时效性。各镇街道实行网格化摸排,定期不定期、高频次地通过入户调查等方式对特殊困难群体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动态排查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无遗漏,确保“应保尽保、应兜尽兜”,提升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质量。今年经动态管理,纳入低保60户116人、特困供养23人,实施临时救助66人,发放救助金24.73万元。对低保家庭应届大学生按5000元/人标准发放一次性助学金,对孤儿在校大学生给予每生10000元/年的教育救助。

完善设施强化服务。优化升级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公共服务功能,形成功能完善、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综合服务中心。全区87个村居综合服务中心已实现全覆盖,均配有医疗卫生室、青少年活动中心、志愿者服务中心、图书室等多个功能室;分解细化632个网格,建立社区、网格、楼栋三级服务网络,强化为民服务功能。推动城乡养老服务统筹发展,全区建成14个养老服务中心、24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全面开展养老服务质量专项提升行动,注重排查风险隐患,营造安全放心的服务环境。落实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完成全区不少于2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推动基本养老服务向农村延伸。深入推进医养融合,腰铺养老中心被授予“第三批安徽省医养结合示范创建单位”。

优化治理增强活力。不断深化基层民主自治,完善民主决策、议事协商、民主公开等机制,丰富和发展基层民主自治,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角。全区87个村居均成立议事会,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协商议事碰撞出乡村治理最强音,小到舞蹈队缺设备,大到村居配套设施建设,均通过协商解决,银西社区被授予“安徽省第三批城乡社区协商示范单位”。开展村规民约“我制定、我遵守、我监督”活动,实现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全覆盖,珠龙镇广卫村的村规民约获评“全省优秀”,有力提升了乡风文明水平。

2021-05-19 ——南谯民政多举措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39520.html 1 3 兜底保障促提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