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9日
第A02版:综合新闻

匠心造重器 创新铸实力

——记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质量服务官张万有

全媒体记者李文刚

新时期,有这样一批产业“匠人”,他们掌握着专业技术技能,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孜孜以求、不断创新,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为打造大国重器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来自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的张万有就是其中一份子,30年只为做一件事,就是科研和创新。

52岁的张万有有很多身份,他是安缆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首席技术质量服务官,安缆创新团队的主要成员,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得者,市劳动模范……但在他心中,他只是“中国工匠”。

30年来,张万有带领团队始终站在电缆技术的最前沿,与合肥工业大学、上海电缆研究所、中国核工业研究院等国家顶尖的科研院所和大学紧密合作,先后获得发明专利100多项,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众所周知,我国核电站用电缆研制起步晚、底子薄。过去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还经常遭受卡脖子。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核电站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核电缆。如果继续依赖进口,不仅成本高,而且还经常因为交货晚影响工期。张万有带领团队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受领任务,要求他们在较短时间内研发出可以替代进口的可用于核电站的电缆,且各项性能必须达到国际水平。

可供参考资料少,诸多关键技术需要攻克,众多行业内的技术能手都只能望而却步。但张万有却认为这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伟大的使命。

时代呼唤英雄,时代造就英雄!张万有从“领命”的那天起,就暗下誓言:“筑梦中国,创新世界”。他率领团队日以继夜地开展研发工作,大堆的英文资料都是靠着字典一句一句翻译过来。

核电站使用寿命是60年,要求电缆的寿命也是60年,这就要求电缆材料和工艺必须有颠覆性的突破。根据第三代核电站确定的安全壳内严酷环境鉴定条件,经过反复试验,张万有团队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和护套材料的特殊电缆结构,首次在国内进行β射线和γ射线转换关系的计算、分析和试验,成功解决了电缆制造过程中最关键的技术难点。

第三代核电站严酷环境用电缆成功研制,其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替代了同类进口产品,实现核电关键技术国产化,同时实现对外出口。随着“国之重器”华龙一号成功应用于巴基斯坦核电站,并将在我国与法、英等国共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中大放异彩,有力提升了国产核电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由此,第三代核电站严酷环境用电缆也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安徽省工业精品、中核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荣誉背后,张万有则告诫团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红军长征精神作为团队的灵魂和意志,以敢打必胜的信念勇争第一。”张万有表示,他将始终带领团队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极致匠心,致力于高技术产品的研发、创新和创造,让中国智造领跑世界。

2021-05-19 ——记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质量服务官张万有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39490.html 1 3 匠心造重器 创新铸实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