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0日
第A03版:副刊

唱着红歌长大

□米丽宏

作为上世纪70年代生人,我是一路唱着红歌长大的。

我越来越觉得,红歌之红,意蕴深深:那红,是火红,那火,是烽火连天的火、热火朝天的火;那红,是血红,那血,是抛头颅洒热血、一腔碧血照丹青的血;那红,是霞红,而那霞,是漫天散朝晖、霜重色愈浓、红枫般的霞……

是的,红歌,像一帧帧缩微史册,记录着不同年代的故事,它有自己统一的底色:蓬勃的红,激情的红,信仰的红,坚定向上的红。那鲜亮的红,浸染了爱情、友谊、故乡、童年,或者梦想。以致于,人们每每唱起红歌,音乐的情愫依旧澎湃,峥嵘的岁月,再次激荡。

记得读小学时,学会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他一心为人民,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这首歌,很长时间,一直是我们的必唱曲目,激昂嘹亮的歌声,伴随着童年的无忧无虑。课前一支歌,我们唱;歌咏比赛,我们唱;在放学的田间小路上,我们也唱。随着音阶珠玑滚烫的行进,我们的歌唱也步步迅疾,渐向高处,直至身在险峰,生发出无尽的少年意气和豪情。

一直觉得,这首歌的旋律充满前进的动力,而动力,却奇妙地来自主题——对党的歌颂和赞美。那一个个音乐小节,清脆果决地奔跑,轻快灵动,带动着唱词和感情,显露峥嵘。在歌唱中,我模糊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有坚持,有信仰,有宗旨。慢慢悟透了:旧中国,为什么我们受欺凌?就是因为缺乏党的领导,一盘散沙,四分五裂;新中国,昂首世界之林,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一重重飞跃,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把人们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凝成了一个强大的整体。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亿万中华儿女由衷的心声。

庄严的国歌,是在何时走进了我的生活呢?很早了。自从学会唱国歌,那高昂激越、铿锵有力的旋律,便一直回响在生命中每一个庄严的时刻。一唱起它,就感觉一种仪式感的降临。它把一种警醒和热热的东西,交到我的手心里,让我顿然清醒、肺腑撼动。在那强劲雄健的节奏里,一张张坚执热烈的面孔,浮雕般慢慢幽现;一种紧迫感,在旋律的推进中怒放;那个警句似的最强音——“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于中间忽然休止半拍,令人更为揪心。国亡家破、祸在眉梢,挽沉沦全仗吾同胞!旗飘飘兮,马萧萧,枪在手,刀出鞘,红歌响起,热血狂潮。好男儿报国在今朝,奋起团结,不杀敌人恨不消。

正是这样的精神,这样的信念,这样的团结一致,才换来了新中国的到来。

听国歌,唱国歌,总会追想英雄们携着风声,踩着旋律,迈着坚定的步子走过。听国歌,也会情不自禁应一声“前进!进!”加入队伍,步调一致去寻找葳蕤春叶,去走向光明,走向胜利,走向成功。

挺身站起来,不做亡国奴!国歌,是一曲顶天立地的歌。

后来,吟唱的歌换了风格,《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红梅赞》《珊瑚颂》《希望的田野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次第走进了我的视野。也许那时初初进入青春期,需要一种温情倾诉式的舒缓悠扬吧。《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在我,便听出了一个广大的世界:那高高的谷堆,白莲花般的云朵,那穿云的月、夏夜的风,那辽远的繁星和耳畔的歌谣,那抽象和具体、浪漫和艺术,那过去的苦、现在的甜,那向上与感恩、聆听与追忆……都是这歌的一部分。而曲调本身,却深情委婉如田园牧歌。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音乐中,照进几片童年的暖,让我的心,瞬时有一种忧伤的疼。歌声渐渐息止,余味却生生不息,犹如薪尽火传,在心灵深处吐纳徘徊,愈久愈醇,渐成一种优雅香气,令人怀想,令人感恩。

长大后,读过中国近代史,才恍然知道,红歌诞生的年代,我们国家经历了波澜壮阔、翻天覆地的岁月,革命,战争、运动、建设,一次次在神州大地翻卷涌动。为了民族独立,为了江山永固,为了祖国富强,人们引吭高歌,不断前行。“红歌”记录了党的峥嵘岁月,浓缩了时代风云。历史从井冈山开始改写,红歌从那时开始唱起。经艰苦卓绝的反围剿、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浴血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最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帧帧生动画面,汇成了一幅撼人心弦的历史长卷。它们,无一不浓缩在一首首经典老歌里。

伟大的历程如画,光辉的岁月如歌。

月色百年,星斗百年,风雨百年,暖阳百年。红歌依然红,红色永不落,唱起红歌有力量,红歌响起暖心窝。

2021-05-10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38136.html 1 3 唱着红歌长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