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张开兴 李邦军 包增光 汪 勇
40多年前,源起小岗村的那场伟大的农村改革,推动皖东大地和全国一样,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让广大农民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更拉开了滁州“大包干”时代的序幕。
从“大包干”到“大江北”,几十年来,奋进的滁州人,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勇向前,拼搏进取,实干兴滁。但滁州人深知,让滁州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脱贫是关键。从脱贫到振兴,奏响小康乐章,序曲在脱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牢牢把握“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狠抓责任、政策、工作“三大落实”,举全市之力,动员各方力量,在皖东大地上组织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成效最明显的攻坚行动。
寒暑轮替,草木荣枯,时光见证不朽。
铆足“钉钉子”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全力推动“三落实”、全面做到“三精准”,这是滁州减贫速度最快、脱贫成效最好、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定远县于2019年4月实现摘帽,全市123个贫困村于2018年底全部实现出列,2014至2020年累计脱贫79070户205054人。
精准战“贫”
船向哪里走,目标何处奔,劲儿往哪里使,方向最关键。让皖东大地奏响幸福欢歌,滁州人的小康路,一个都不能少。
我们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双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研究部署,高压传导责任,每年召开高规格会议明确年度工作要点,每季度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推进工作落实。建立市级领导“1112”定点联系帮扶制度,每名市级领导联系帮扶1个乡镇、1个贫困村和2户贫困户,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率先垂范,深入开展“五级书记”遍访行动,遍访任务完成率达100%。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我市严格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把“精准”导向立起来,把“精准”措施落到位。
坚持精准识别,抓实建档立卡工作,健全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取消规模控制、增加“一比对”、开展“回头看”等措施,第一粒“纽扣”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攻坚初期共识别贫困村123个,贫困户81517户201120人。实行“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工作举措,全市累计落实帮扶措施82.7万条,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底2471元增至2020年底14235元。坚持精准施策,形成“1+20+N”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打出政策组合拳,扎实推进“十大工程”,确保政策精准、措施到位。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显著改善,建设农村道路9744公里,完成贫困地区386个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完成200个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任务。坚持精准退出,建立健全贫困退出机制,严格退出标准和程序,全市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5.69%降至2020年底的0。
接续“兴”村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回望2020年,疫情、汛情因素叠加,战疫、抗汛并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严重的汛情,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全市“两重”工作部署,推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在实现决定性成就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强劲态势,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
克服疫情,“四个清零”成效明显,贫困劳动力复工率112.9%,扶贫基地及企业及时复工复产,项目建设进度快、收益明显。应对汛情,及时核灾,没有一户漏统错统;及时救援,没有一人出现伤亡;及时救扶,没有发生返贫致贫。与此同时,滁州紧扣脱贫成色质量抓巩固。
突出稳定增收,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到户项目覆盖率达93.7%,高于全省平均3个百分点。公益岗位吸纳贫困人口就业9747人,扶贫小额信贷累计放款4.05亿元。强化资产管理,探索实施扶贫资产管理“56”工作法,通过“五步法”逐步建立完善县、乡、村“六本台账”。夯实基层基础,做好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筛查和完善,疑点数据实现零误差,切实做到“账账相符”;规范完善基层基础档案资料,全面核准核实贫困群众基础信息,切实做到“账实相符”。
数字无言,数字最有力。数字的背后,是全市上下党员干部群众久久为功、玉汝于成的拼搏奋战,是贫困群众告别贫穷、走向小康的幸福笑脸。
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了让梦想照进现实、愿景化为美景,我市在顺利实现脱贫后,继续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到空前的战略高度,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
优化调整脱贫攻坚期内形成的“1+20+N”政策体系。目前,健康脱贫医疗保障已平稳过渡到现有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框架内;党建引领扶贫工程调整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四带一自”产业扶贫调整为“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技能脱贫培训调整为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金融、教育等政策继续实施。安排专项资金4.65亿元,较上年增长0.1亿元。保持现有123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不撤;全市2.7万名帮扶干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场。
前进的道路上,往往充满考验,但滁州不畏考验。全面消除贫困,开启了皖东大地乡村振兴的新征程。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上,我们将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继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稳步迈向共同富裕的目标。
工人在凤阳县小岗村小殷村民组玉荣家庭农场的火龙果大棚里进行田间管理。 全媒体记者卢志永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