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南谯区紧扣打造社会治理首善之区目标,围绕提升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加强和创新举措,全力推进社会治理提效年行动健康有序展开。
把握重点,持续发挥党建引领效能。建成12个“红色驿站”和4个社区党性教育馆,对接融合“红色汇治”工程信息平台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一期工程智慧平台,完成党建模块指挥设计。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划分网格743个,按照“1+4+N”标准配备网格员和信息员。发挥楼栋长、志愿者、物业人员等群众力量,推动基层微网格建设。90%的物业企业成立党组织,符合条件的小区业委会均成立党组织。
塑造亮点,全面彰显现代智能优势。按照“7+4”模式打造的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已完成数据接入、网格完善、视频接入等,1至3月,各网格员已分类上报疫情防控、信访动态、城市管理3类信息11212条,处置完成7808条,初步实现提速提效。社会治理现代化系统二期正在进行方案论证,“雪亮工程”已完成前端感知采集系统设备安装、智能视频运维系统调试等功能模块开发。
破解难点,抓紧抓实源头治理防控。初步完成1000平米的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装修和数据平台设计方案,发挥司法行政等部门作用,建立土地、婚姻家庭、商会等8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整合各级调解组织及调解员,现有专兼职人民调解员500余人,1至3月化解矛盾纠纷10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9.2%。全区所有村社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9个村社被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加大对黄赌毒、盗抢骗、黑拐枪、食药环、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1至3月查处黄赌治安案件48起,查获涉案资金60万余元,黄赌警情同比下降81.3%;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1起,同比上升172.6%,挽回经济损失180余万元。
夯实支点,逐步提升基层自治水平。试行“六事”协商议事制,指导村、社区有效开展村民自治。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实现66个村和农村社区的村规民约全覆盖,其中,珠龙镇广卫村制定的村规民约获评“全省优秀”。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以“设施智能、服务便捷、治理精细、环境宜居”为目标,打造一批“智慧社区”。花园、银西等社区作为首批“智慧社区”示范点,已实现智能化、信息化和便民化应用,智能门禁、人脸识别、车辆识别、视频监控等感知安防体系实现对社区异常行为、事件、态势的智能预测预警,社区初步具备动态化、精确化管理等能力。目前,红庙社区和发能国际城社区“智慧社区”示范点正在建设中。 (王 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