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志情)清明假期将至,为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保障游客的健康和安全,市文旅部门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合理安排行程、服从景区管理、做好自身防护,做文明旅游、诚信旅游的传播者,安全旅游、理性消费的倡导者。
据介绍,随看气温的逐步回升,连日来,外出踏青赏花的市民游客明显增多。但由于目前仍处于常态化疫情防控期,计划出游的市民要提前了解旅游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遵守景区“预约”“错峰”“限流”措施,遵守旅游活动中的疫情防护要求、安全警示和文明旅游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的引导和劝诫。就餐时,要按需取餐,按需点餐,文明就餐,拒食野味,积极践行“光盘行动”,社绝“舌尖上的浪费”。旅途中,要爱护自然环境,文明踏青观景,不乱扔垃圾,不采摘攀折花木、踩踏碾压草地、随意投喂动物,用文明守护春色。树立文明意识,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环境卫生,保护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尊重他人权利。举止得体,文明有礼,展现新时代中国游客的良好精神风貌。参团旅游,要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切勿轻信免费旅游、购物送旅游等宣传广告,切勿参加微信群、户外俱乐部等非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活动。要根据旅游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质量合理预估团费,避免掉入“不合理低价游”陷阱。一旦发现旅游团擅自改变行程、强迫消费等行为,要注意保留证据,依法理性维权。此外,鉴于春季流感等疾病易发,冷热交替可能带来一定的不适,市民外出时可适量携带一些常备药物,最好选择自驾游、家庭游等自助类出游方式。